储能产业链投资计划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
原标题:储能产业链投资计划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
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储能产业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6日联合主办的链投2022年全球储能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资计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划已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1GW,经超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过万22%,同比增长30%。亿元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表示,储能产业借“双碳”东风,链投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资计关注和投资高潮。2021年国家与地方出台储能相关政策达300多项,划已产业链投资计划已经超过了1.2万亿,经超新型储能企业在融资和技术上也均有较大突破,过万储能规模化发展已然到来。亿元
全文阅读
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储能产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6日联合主办的2022年全球储能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下称《白皮书》)。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1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2%,同比增长30%。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0.5GW,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规模8GW,同比增长437%;新型储能新增规模首次突破2GW,达到2.4GW/4.9GWh,同比增长54%。
根据《白皮书》保守场景预计,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48.5GW,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53.3%,市场将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理想场景下,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完善,储能供应链配套、商业模式的日臻成熟,新型储能凭借建设周期短、环境影响小、选址要求低等优势,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预计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79.5GW,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69.2%。
压缩空气规模在2021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1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2%,同比增长30%。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39.8GW,同比增长25%,所占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再次下降,下降了3个百分点;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729.7MW,同比增长75%。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0.5GW,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规模8GW,同比增长437%;新型储能新增规模首次突破2GW,达到2.4GW/4.9GWh,同比增长54%;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和压缩空气均有百兆瓦级项目并网运行,特别是后者,在2021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新增投运规模170MW,接近2020年底累计装机规模的15倍。
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09.4GW,同比增长9%。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占比首次低于90%,比去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紧随其后,为25.4GW,同比增长67.7%,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90%。
更多技术路线走向百兆瓦应用之路
就新型储能区域分布来看,2021年新增项目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山东依托“共享储能”创新模式引领2021年全国储能市场发展;江苏、广东延续用户侧储能先发优势,再叠加上江苏二期网侧储能项目的投运,以及广东的辅助服务项目,继续保持着领先优势;内蒙古因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等新能源配储项目首次进入全国储能市场前五之列。
从新型储能应用分布来看,首先,按照设备或项目接入位置,分为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从接入位置来看,去年电源侧和电网侧占据了市场主导;其次,按照储能项目应用场景:分为独立储能、风储、光储、工商业储能等30个场景。其中,独立储能、工商业储能这两类场景在去年迎来了大发展。最后,按照储能项目提供服务类型,可划分为: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等六大类。从去年投运储能项目的实际作用来看,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用户能源管理服务是储能项目提供最多的服务类型。
从新型储能规划在建项目情况来看,以2021年为起点中国储能市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发展:2021年规划、在建、投运的865个、26.3GW储能项目中,投运的百兆瓦项目仅7个,但规划在建的百兆瓦超过70个;百兆瓦项目多为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形式,在体量上具备为电网发挥系统级作用的基础和条件;另外,更多技术路线也在走向百兆瓦的应用之路,包括首个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网调试运行,百兆瓦液流电池项目在建中。
储能产业链投资计划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
《白皮书》中,2021年中国储能企业排行榜分别对国内储能技术提供商、储能PCS提供商、储能系统集成商,按照其2021年在国内市场新增投运项目的装机规模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之上,《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新增设了2021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电池(不含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电池)出货量、2021年度全球市场储能PCS出货量、2021年度国内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2021年度海外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四个排行榜单。
比如2021年中国新增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储能技术提供商依次为:、中储国能、亿纬动力、、、海基新能源、力神、远景动力、中创新航和。
2021年度,全球市场中,储能电池(不含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电池)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依次为:宁德时代、鹏辉能源、、亿纬动力、、、海基新能源、中创新航、南都电源和中天科技。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表示,借“双碳”东风,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投资高潮。2021年国家与地方出台储能相关政策达300多项,产业链投资计划已经超过了1.2万亿,新型储能企业在融资和技术上也均有较大突破,储能规模化发展已然到来。
在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看来,“十四五”是储能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当前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构建技术、市场和政策多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还面临重大挑战。
(责任编辑:探索)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11月14日刊发题为《日本半导体能否挽回“空白10年”?》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11月11日,日本以实现新一代半导体国产化为目标成立的新企业“Rapidus ...[详细]
-
许多发烧友对DDR5内存褒贬不一的原因之一是它的高延迟,它阻碍了更高的数据传输率以及更高的通道利用率所承诺的实际性能优势。作为面向发烧友的内存模块的领先供应商之一,G.Skill本周推出了其新的极端低 ...[详细]
-
观察者网 讯)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推特表示,他同七国集团G7)领导人以及泽连斯基达成共识,将团结一致以继续支持乌克兰并“加深普京的痛苦”。拜登推特截图5月8日,七国集团G7)领导人与乌克兰 ...[详细]
-
3月份越南外贸出口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一季度出口8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越南外贸数据迅猛增加引发众多关注。不过,虽然出口数据较大,但一季度越南贸易顺差仅有14.6亿美元,经济附 ...[详细]
-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月23日,俄罗斯工业家和企业家联合会化肥生产和市场委员会主席德米特里·马泽平在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工作时表示,俄罗斯乌拉尔URALCHEM集团开始使用人民币与巴西结算化肥。他表 ...[详细]
-
交行三大子公司齐换帅:交银人寿董事长张宏良拟任交银理财董事长,交行上海分行行长徐斌调任交银租赁董事长
来源:金融人事plus5月10日最新消息,三家子公司同时换帅。从多位接近交通银行人事处了解到:交行同业业务总监涂宏将不再兼任交银理财董事长,转而兼任交行上海分行行长;交行上海分行行长徐斌将转任交银租赁 ...[详细]
-
2022年以来,受权益市场大幅回撤,市场利率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A股市场快速下跌。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上证综指从年初3600点下探至3200点,累计跌幅10.14%,年化收益率-36.43% ...[详细]
-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9日 第 13 版)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寇江泽)团体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下称《导则》)日前发布。《导则》推荐了衣、食、住、行、用、办 ...[详细]
-
昨天30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成果,创下五个国际“首次”,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自主“探日”时代。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 ...[详细]
-
热点读丨发挥基础设施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