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上课频现“鬼叫”?全国首份“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来了
在禁止令有效期内,鬼叫如果当事人再发出噪音扰民,居家禁止将面临罚款、上课首份诉前拘留等处罚。频现
近日,全国在广州市因新冠疫情防控暂停中小学线下学习、噪音学生居家学习期间,扰民一名居民因持续播放“荒山野鬼”古怪吼叫声。鬼叫经行政部门干预无效,居家禁止受影响的上课首份诉前学生家长向广州市海珠区法院提出诉前禁止令,法院在24小时内向其发出“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频现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生活安宁。全国
这是噪音自今年初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以来全国首份“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
古怪声音持续播放 左邻右舍不胜其烦
案件当事人王先生一家自2018年12月起,扰民发现其居住的鬼叫302房中经常传出内容为“荒山野鬼”的“吼叫”。该声音每天于8时45分至12时和15时30分至22时不间断重复。后经调查得知,吼叫声是102房李先生因与其他邻居产生纠纷制造的。噪声引发周围居民投诉,街道办和居委会等多次主持调解,但由于噪声未达到行政处罚标准(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李先生参与调解后仍继续播放。
2022年4月11日,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广州市全市中小学自4月11日起暂停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于是王先生正在上小学的女儿依照相关规定居家线上学习。然而,李先生制造的噪声严重影响了王先生女儿的学习质量。无奈之下,王先生于2022年4月13日向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提交诉前禁止令申请,要求李先生停止制造噪声。
依法作出“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
收到申请后,经办该案的董广绪法官前往现场调查,发现102房现无人居住,李先生的电话也无人接听。
经海珠区生态环境局监测,该声音在申请人302房内为36分贝,但可清晰听到;在202房内为46分贝;在101房内为57分贝。由于该噪声并未达到噪声限值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的标准,故相关执法部门无法予以处罚。
海珠法院经审查认为,涉案噪声已严重影响王先生及其家人的宁静生活及小孩学习,如不及时制止,将使王先生及其家人宁静生活的权益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
据此,海珠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于2022年4月14日作出裁定支持了王先生的申请,并发出禁止令要求被申请人李先生不得通过播放“荒山野鬼”录音等方式制造噪声扰民。
作出禁止令后,经办法官董广绪多次尝试和李先生取得联系,终于有了结果。电话中,董法官向李先生说明了拒不执行诉前禁止令,将面临罚款、拘留,甚至涉嫌刑事犯罪等后果。李先生也在电话中承认制造噪声并表示愿意停止该行为。
4月15日上午,李先生在现场签收民事裁定书及禁止令,并在法院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拆除录音播放设备,删除“荒山野鬼”录音文件,并承诺不会再制造噪声扰民。
噪音播放有隐情 邻里矛盾终化解
据经办法官询问了解,李先生最初在房内卫生间对着墙面安装录音播放装备的原因在于和邻居赵先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令李先生意想不到的是,赵先生听力很差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殃及了其他邻居。
张先生称两家的矛盾来源于101房的赵先生在门前公共用地上搭建雨棚,严重影响了自家102房的通风采光。而赵先生则坚持认为门前土地归其所有,其有权决定如何使用,且其搭建雨棚是因为李先生安装的摄像头对着102房大门,侵犯其隐私。双方僵持不下,经过街道、居委等多次调解,均无法达成协议。
最后经法官和调解员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劝说和辨法析理,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李先生拆除摄像头,赵先生拆除雨棚。
至此,困扰邻里多年的噪声问题得到解决,被申请人背后的矛盾纠纷也得以化解,邻里街坊又重归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2022年3月中旬,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与海珠法院生态城人民法庭签署共建协议,建立联动联调机制,为涉生态环境纠纷多元化解提供法律支持。本案中,法院不具备准确测量分贝的设备和能力,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提供了人员和技术支持。
法官释法
2022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正式施行,禁止令成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有力手段。
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人民群众普遍增加了居家时长,王先生的女儿作为小学生,要居家线上学习,宁静的生活环境弥足可贵。而李先生故意以播放录音的方式持续制造非正常社会生活产生的噪声,且录音内容为“荒山野鬼”等,易造成邻居恐惧,其行为违背公序良俗。尽管噪声并未达到行政处罚标准,但对于被申请人故意制造噪声的行为,应当充分考虑对申请人宁静生活的影响程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可以构成民事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侵权人在诉前禁止令发出后终止噪音打扰并拆除噪音制造相关设备,申请人决定不再起诉。若在禁止令有效期内,如果当事人再发出噪音扰民,他将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
法官提醒,在处理邻里关系时,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各方应按照团结友善、共克时艰的原则,自觉减少社会生活噪声排放,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如果纠纷无法协商解决,应循法律途径解决,而不能滥用私力救济,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否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来源:广州海珠法院(通讯员:董广绪 傅远泓)、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责任编辑:焦点)
-
编者按元宇宙Metaverse),这个来源于科幻小说的概念,已成为真实世界中的流行语。围绕这一新兴概念,一场产、学、研的实践正在展开。数字化转型中,元宇宙能否担当大任?这些新概念在中国语境下如何落地? ...[详细]
-
6月6日,北京除丰台区全域及昌平区部分地区,其他城区餐饮企业堂食恢复开放。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北京疫情形势向好、科学防控措施有力的重要标志。在暂停堂食的这段日子里,北京日报记者走访多家餐饮企业调查发现 ...[详细]
-
2022新浪 微博百所高校招生访谈栏目《高校驾到》重磅启动,在4月-7月将陆续邀请全国百所高校招生负责人做客,发布最新招生录取政策、提供权威实用的招考信息、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报考难题。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 ...[详细]
-
必须清醒地看到,外贸还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今年以来,随着周边国家生产端的逐步恢复,去年回流到国内的部分外贸订单再次流出。总体看,这些订单流出的规模是可控的,影响是有限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 ...[详细]
-
11月23日下午,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银企各方将利用各自行业优势,整合资源,深化全面合作,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围绕商品房、保障房、 ...[详细]
-
各地区各部门配套政策密集发力——加大纾困力度 稳住市场主体消费视窗·稳住消费基本盘④)核心阅读服务业对拉动内需、稳增长、稳就业起着重要作用。各地区各部门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行 ...[详细]
-
2022年6月8日,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公布重要数据,需重点关注美国截至6月3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变动,日本第一季度季调后实际GDP季率修正,德国4月季调后工业产出月率,区第一季度季调后GDP季率终值,美 ...[详细]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有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通知》要求,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围绕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兼顾地方优势特色品种,合理 ...[详细]
-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3922.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2.8%,进口增长18.9%, ...[详细]
-
图片来源:冷酸灵官方微博记者 | 赵晓娟编辑 | 牙韩翔“冷热酸甜,想吃就吃”,靠这句广告行走数10年的牙膏品牌冷酸灵母公司准备登陆资本市场。6月6日,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登康口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