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 中越经贸合作再添新动力
2021年,双边中越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贸易美元在各国经济仍在缓慢复苏的额突背景下,中越贸易仍蕴含着巨大的破亿增长潜力。
贸易额的中越再添迅速增长,是经贸中越两国始终保持紧密合作、经贸关系行稳致远的合作结果。如今,新动中越两国又迎来了新的双边发展契机。10月30日至11月1日,贸易美元随着阮富仲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额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破亿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正式发布。《声明》提到中越两国货物进出口、中越再添经贸投资合作、经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合作绿色发展等多个领域,为中越两国经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周边外交室主任周士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越南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越南的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外资来源地,而且在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对越南经济发展具有难以替代的贡献。两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对两国经济发展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越经贸额创新高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一直保持着“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而在经贸上,两国更是互为紧密的合作伙伴。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越南则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国。两国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到2021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302亿美元,按美元计同比增长19.7%。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在东盟十国中,越南与中国贸易额最为突出。在过去一年里实现近20%的增长,充分反映出中越两国双边经贸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在周士新看来,中越两国山河相邻,再加上近年来交通互联程度的加深,给两国发展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越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战略、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及基础设施互通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使得两国贸易经受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开展正常的经济合作,如年初落成的越南河内轻轨二号线项目成为了两国地区合作一体化的重要成功案例。”周士新向记者表示,中越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
供应链互补性增强
中越经贸额大幅上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越两国的供应链始终保持畅通。
《声明》中提到,中越双方同意发挥解决边境口岸货物拥堵和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作用,愿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持续促进两国边境口岸贸易畅通,维护供应链畅通,为货物通关创造便利。双方愿落实好《中国商务部与越南工贸部关于加强供应链保障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促进两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事实上,中越供应链也存在极大的互补性。据悉,中国连续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2021年数据,中国是越南最大的中间产品供应国,占越南进口总额的41.5%。近日,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表示,越南约54%的机械设备及零部件、52%的纺织皮革原辅料、40%的手机及零部件都来自中国。
越南原统计总局局长阮碧林也曾表示:“越南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农业、加工制造业,我们依赖来自中国的原材料。”
周士新向记者表示,当前,中越两国在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合作已经高度融合。“这是中越两国关系高度互信的结果,也是有利于两国共同发展的结果,更是商业规律推动的结果。”
在当前中越双边贸易中,越南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据越南统计局数据,今年前10个月越南对中国贸易逆差537亿美元,增长18.8%。
对此,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研究员阳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中越两国在全球及地区产业链上的地位不同,“中国处于产业链上游,而越南处于下游。越南是依靠加工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体,大量的生产原料、能源和工业半成品都必须向中国进口,而产品主要向欧美市场供给,这就导致越南在对华贸易上的逆差。”但她表示,贸易逆差也说明了中越贸易产品具有互补性。因此,越南希望通过进一步挖掘中国市场,实现农林水产品对华出口规模的提升。
对于两国经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中越双方也提出了切实的解决办法。《声明》指出,中越双方同意,采取切实措施缓解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推动两国更多优质农产品互供出口,中方将积极推进越南甘薯、柑橘属水果、燕窝等农水产品准入程序,而越方也将积极推进中国乳品准入程序。
周士新认为,中越产业链、供应链已经高度融入区域生产链中了,而且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落实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投资趋向多样化
越南一边保持着与中国紧密的经贸联系,另一边,也在努力打造自身的外资吸引力。
据越南计划与投资部外国投资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20日,对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40.3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1.1%。外国投资者对越南21个国民经济行业中的18个行业进行投资,加工制造业继续领跑,占对越投资总额的近63%,其次是房地产经营行业,占投资总额的22.5%。
若按对越南投资累计项目数量计,中国对越南投资项目累计共3411个,仅次于韩国和日本;而按累计注册投资资金计,中国排在第6位。
周士新表示,中国商品以往几乎是全产业链的,但目前已有部分转移到了越南,一方面促进了越南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从中受益。
中越双方都非常重视经贸投资。《声明》称,越方愿为两国加强经贸投资合作创造便利条件,中方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原则赴越投资。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特别是电子、手机、计算机、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等行业。可以看出,过去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近来,越南也有意推动国内其他行业或产业的发展。
今年6月,越南政府批准了《2021-2030年外国投资合作战略》,其首要目标是吸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项目,更好地对接国际生产链和供应链。
在实体经济之外,越南的电商环境也正在飞速发展。
今年9月,越南工贸部发布的《越南电子商务白皮书2022》数据显示,在越南经济增速近30年来最低的背景下,越南电商仍保持16%的稳定增长,零售收入达到137亿美元;电商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零售总额的7%,同比增长27%。
《声明》中也特别提到,中越双方认为电子商务是双边经贸重要领域,继续落实好《中国商务部与越南工贸部关于加强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发挥电子商务合作工作组作用,加强政策沟通和经验分享,发展跨境电商,促进物流等领域的企业合作,探索加强两国银行、转接清算机构开展电子支付合作服务,提升中小微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贸易投资新渠道的能力,中方将继续通过电子商务促消费活动,扩大越南优质特色产品在华销售。
中国驻越大使熊波表示,在阮富仲访华期间,中越两国领导人见证了中越间十三份合作文件的签署,涉及政党、经贸、司法、文旅等领域,成果丰硕。“随着中越关系越发友好,双方在多领域全面开花将是可能的。”周士新说。可以预见,中越经贸合作的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责任编辑:热点)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11月22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都市丽人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卢康成为了有更多时间在家庭,已辞任相关职务及公司授权代表。目前,都市丽人董事会已聘任蔡玮轩担任上述 ...[详细]
-
□记者 张娟 韦夏怡 北京报道基金发行市场回暖趋势渐显。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标准看,截至目前,11月基金发行的数量和规模均已超过10月全月,月内新成立的82只产品合计发行规模逾804亿元,平均发行份额增 ...[详细]
-
作者 |陈鑫鑫关联交易占比不降反升,实控人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似乎不孚众望,这家IPO企业的独立性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招股书显示,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航天南湖”)主要产品为防空预警雷达。 ...[详细]
-
三部门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 确保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确保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本报记者 郭冀川1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 ...[详细]
-
作者| 里奥 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近日,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在第十三届财新峰会上表示,在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中,银保监会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消费金融 ...[详细]
-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多位专家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分论坛上表示,从国内看,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持续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商报货币政策、房地产金融、绿色金融、降准操作等多个业内高度关注的话题,再迎监管重磅发声。11月2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论坛年会 ...[详细]
-
10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经济日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我国高技术制造 ...[详细]
-
12月加息50基点?美联储梅斯特:同意放缓步伐 但“刹车”还很远
财联社上海11月22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梅斯特周一强化了美联储将在下个月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不过她同时也强调仍有必要继续收紧政策。虽然她承认最近的数据令人鼓舞,但她在接受采访 ...[详细]
-
那就坚定的走下去上半场送点,对手进球被VAR吹掉,下半场扳平,再反超,最终2∶1拿下夺冠热门。日本队几乎是照着昨儿晚沙特的剧本,又演了一遍。世界杯开赛前,日本队主教练森保一在公布26人大名单时平静地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