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离奇泄漏,欧洲能源雪上加霜
来源:北京商报
俄罗斯与欧盟的北溪能源战再生变数。作为欧洲能源“大动脉”,管道“北溪-1”和“北溪-2”在24小时内被探测到爆炸并泄漏。离奇在事件原因尚未查明之时,泄漏雪上到底谁是欧洲幕后黑手,各方也众说纷纭,加霜谜团重重。北溪而对欧洲来说,管道这个冬天将会更难熬。离奇因为即使有意愿重启北溪管道,泄漏雪上也不太可能如愿进口到俄罗斯的欧洲天然气了。
一天三漏
已经停运的加霜北溪1号和2号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大量的北溪天然气不断涌出海面,翻腾出直径数百米的管道气泡圈。当地时间9月27日,离奇丹麦国防军公布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后,波罗的海区域的爆炸视频。
泄漏起初在9月26日被发现。据丹麦广播公司(DR)当日报道,岸基调度员首先报告发现“北溪-2”一处管道的压力急剧下降,随后“北溪-1”两条管道也出现同样情况,这三处后被确认发生管道泄漏。
此外,瑞典测量站在9月26日北溪1号管道和北溪2号管道天然气发生泄漏的同一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
北溪1号和北溪2号是两条平行的天然气管道,全长1000多公里,从俄罗斯经过芬兰、瑞典、丹麦的领海到达德国。
作为欧洲能源“大动脉”,北溪1号于2011年建成投产,向整个欧洲供应天然气。数据显示,2021年,北溪1号天然气输送总量达到592亿立方米,占当年欧盟进口俄天然气的近40%。
9月初,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由于发现多处设备故障,北溪1号将停止供气,直至故障排除。另一条输气管道北溪2号于去年底建成,与北溪1号管道基本平行,但尚未投入使用。
尽管两条管道目前都未处于运行状态,但此前管道中仍注满了天然气,甲烷气体的大规模泄漏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和环境危害。
北溪1号项目的运营方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27日发表声明说,两条海底输气管道在一天内同时发生损坏的情况前所未有,目前尚无法评估维修时间。而市场则更为悲观,的分析师格洛伊斯坦和布什表示,根据管道受损的严重程度,这两条线路甚至可能永久关闭。
天灾还是人祸
承载着俄罗斯与欧洲能源博弈焦点的重要天然气管道,在短短一天时间里接连出现三起“泄漏事故”,自然也引发了各方高度关注。目前丹麦和瑞典的海事部门均对泄漏地点发布安全警告,告诫往来船只不要接近事发区域。
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说,德国政府确信北溪管道泄漏并非自然发生或材料老化所致,而是“有针对性的袭击”。瑞典、丹麦两国首相说,北溪管道泄漏“显然是有意为之”。
路透社援引一名关注欧洲安全事务人士的话报道,要追查北溪管道泄漏原因,需要问“谁将因此获益”。
德国《每日镜报》指出,目前主要有两种可能的破坏行动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乌克兰或与乌克兰相关的势力参与其中,因为北溪1号管道暂时关闭后,俄罗斯天然气只能通过过境波兰的“亚马尔-欧洲”管道或乌克兰管道系统输送至德国等地。第二个版本是,俄罗斯在进行所谓的“假旗行动”,因为这可能引发额外的不确定性,再次推高天然气价格,从而进一步加深欧洲能源危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敦促对泄漏事件展开调查,以确定管道泄漏真相。她强调任何蓄意破坏欧洲能源基建的行为都不可接受,欧盟将对此做出强烈回应。
俄罗斯也呼吁尽快对管道泄漏展开调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此次事件“让人非常担忧”,影响到了整个欧洲大陆的能源安全。他表示,不排除此次事件为蓄意破坏。
知名能源行业记者Javier Blas援引知名作家弗莱明的评论道:“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巧合,三次那就是敌人在作祟。”目前北溪管道的运营方并没有对事故原因发表具体说明,仅确认了两条管道均出现压力骤降的情况,同时也强调北溪天然气管道在同一天时间内遭到三起破坏,是前所未有的事件,眼下不可能给出恢复天然气输送基建运作的时间表。
截至目前,调查工作尚未展开。丹麦能源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天然气泄漏量非常大,可能要一周时间才能彻底将管道里的天然气排空。
欧洲冬天不好过
有望成为意大利首位女总理的梅洛尼在27日还向选民承诺称,为了冬天的取暖问题将争取与俄罗斯再议北溪管道的重启。但不久后,北溪管道就有了报废的风险。
同时,随着北溪两条管道相继泄漏,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仅剩一条主要管道,但这条管道偏偏途经乌克兰境内,不确定性重新充斥欧洲能源市场。
受此事件影响,此前连跌4天的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9月27日跳涨约两成,再度重返200欧元/兆瓦时大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考虑到北溪1号近期停供,北溪2号还未投入使用,所以预计其对当下市场冲击不会极大。但长远来看,如果俄乌冲突未出现缓解,今后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油气关联大概率会断掉,因此对未来预期的冲击不能忽视。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表示,虽然在发生泄漏时,两条管道都没有在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但这次事件将欧洲可能在冬季之前通过北溪1号接收天然气的剩余预期化为乌有。
彭博社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表明欧洲要在没有俄罗斯大量天然气输送的情况下挺过这个冬天。石油管道已经停止运转,但任何关于莫斯科可能在某个时候重新打开管道的希望,现在都破灭了。
眼下,欧洲能源危机已经给人们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一些欧洲人为了过冬开始疯抢煤炭、伐木取暖。此外,欧洲工农业生产也面临空前困难与挑战。因大棚生产所需燃料价格居高不下,丹麦最大西红柿生产商甚至宣布,今年冬天将停产西红柿和黄瓜。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
(责任编辑:时尚)
-
最新报告显示,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11月22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共同发布《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 ...[详细]
-
银行:从账户入口到产品货架 备战养老金新市场◎许莉芸 记者 张艳芬 ○编辑 黄蕾个人养老金制度来了!我国10亿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从此多了一个给自己再添份养老保障的选择,而且还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各类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文 康殷 A股本周深度调整之际,食品加工企业603696)4月21日逆市走强,再度封板。至今已收获五连板。与二级市场高涨相反,21日晚安记食品交 ...[详细]
-
【环球时报记者 吴鸣】据法新社21日报道,在瑞典执政党正为是否加入北约的辩论做准备之际,瑞典民调机构Novus当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51%的瑞典人赞成加入北约,这是Novus进行相关调查以来赞成人数 ...[详细]
-
里士满联储行长Thomas Barkin表示,美联储在降通胀方面不会畏缩不前,但也提醒称,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致力于让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我们将尽其所能实现这一目标,”Barkin周二在西弗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2日早间消息,据报道,作为其收购公司尝试的一部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成立了三家控股公司,这可能为其提供了一条将其所有商业企业置于单一母公司之下的道路。马斯克提交 ...[详细]
-
【环球时报记者 董铭】4月21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96岁的生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作为英国迄今最长寿、全球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伊丽莎白二世已前往位于英格兰诺福克郡桑德林汉姆的私宅,与亲朋好友一同 ...[详细]
-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项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项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详细]
-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曾刚:第一是收益上的优势。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试点产品涵盖5年、10年、15年、20年四个期限,每5年为一个计息周期。目前定出的利率大概在4%左右的利率,这与我们现在银行很多5年 ...[详细]
-
俄国防部证实!1人死亡、27人失踪,“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已沉没…
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报道援引俄国防部消息说,本月13日,“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起火引发弹药爆炸,舰体严重受损。船员试图扑灭大火没有成功。在抢救舰艇过程中,396名船员被疏散到俄黑海舰队在附近的其他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