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刊文:精准直达成“宽信用”利器 再贷款创设与运用大有空间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宽信用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连日来,上证设运在“稳增长”政策主线下,报刊货币政策“适时加力”,文精新动作频频。准直再贷除了即将落地的达成降准之外,再贷款工具密集亮相,利器引来市场关注的款创目光。
作为“宽信用”的用大有空重要举措,再贷款能够发挥其作为结构性工具“精准直达”的宽信用功效。再贷款等定向工具在“稳总量、上证设运调结构、报刊促平衡、文精防风险”上能发挥更大作用,准直再贷后续有望进一步“提频、达成增量”,成为“宽货币”和“宽信用”的主要抓手。
再贷款频频亮相 挑起金融支持“大梁”
在近日密集释放的政策信号中,结构性货币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再贷款工具更是频频登场,挑起金融支持“大梁”。
4月18日召开的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
人民银行同日表示,加大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两项减碳工具,加快1000亿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这一表述,在今年以来高层会议和金融管理部门的公开消息中已多次亮相。4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强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宽信用”何处发力 结构性工具成重要抓手
以信贷规模增长为目标的“宽信用”是稳增长的关键词。当前,政策连续发力之下,“宽信用”成效已有所显现。后续货币政策护航“宽信用”,仍需要在多方面发力。
能够针对痛点、堵点精准发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被视为“宽信用”的推进利器。研究院资产负债管理部认为,近期密集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表明,在面临外部紧约束的情况下,相较于运用总量性工具“宽货币”,央行更偏好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宽信用”支持实体经济。
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预计,2022年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可能会与2021年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即再贷款在“稳总量、调结构、促平衡、防风险”上发挥更大作用,后续有望进一步“提频、增量”,将成为“宽货币”和“宽信用”的主要抓手。
精准直达兼具杠杆效应 新看点可期
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贷款的一大特征是:能够实现定向滴灌,具备精准直达功能,同时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对重点行业、领域的资金使用成本。
综合现有再贷款工具来看,这一特征得以充分展现。除了最新出炉的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再贷款以及投放交通物流领域的再贷款之外,此前,人民银行已创设推出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均瞄准了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从作用方式来看,再贷款工具采取“先贷后借”直达方式,能实现对资金的撬动效果。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日前在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且利率均为1.75%。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以科技创新再贷款为例,央行可以用60%的资金多撬动银行40%的信贷资金,再加上货币创造机制,再贷款工具因而具备了杠杆效应。
后续来看,再贷款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有望随着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演变,在创设和运用上展现更多看点,以持续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未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预计央行仍会对货币政策进行灵活创新,并不断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质效。
(责任编辑:时尚)
-
证券时报记者 毛可馨 新势力车企已经在市场定位和销量表现上走出明显分化。“蔚小理”新旧产品切换,销量呈现波动,问界、埃安、哪吒、零跑等品牌则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排位生变 造车 ...[详细]
-
记者 | 潘涛近日,宣布和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SIXT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辆新能源车。首批数千辆比亚迪纯电汽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第一阶段合作市场包括德国、英国、法 ...[详细]
-
雷蛇牵手微软,限量款Xbox手柄以及充电底座现已上市:约1400元
雷蛇现推出了一个限量款的 Xbox 手柄以及充电座,可以在三个小时内充满电。这款联名手柄以雷蛇标志性的绿色条纹以及三头蛇 LOGO 作为设计基调,辅以透明外壳设计,整体看起来十分灵动,套装售价 199 ...[详细]
-
年内最淡定股票出炉!抗跌还低市盈率,两大万亿巨头入围,8股具备持续增长潜力
A股成交下滑明显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样的故事在A股频繁上演。地产板块经过短暂的狂欢之后陷入沉寂,持续火热的新能源赛道上攻乏力,煤炭、医药、天然气、热泵等板块趁势而上,成为市场新主角。大盘指数也是如此,经 ...[详细]
-
拼多多的电商生意要出海了。据报道,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将在本月上线,首站美国。就在几天前,拼多多刚刚发布了一份亮眼的财报,不仅实现连续5个季度盈利,而且在疫情之下盈利还大幅增长。曾经以亏损换用户的拼多多 ...[详细]
-
币圈炸锅!“华人首富”旗下交易所被黑客“打劫”,损失高达7亿元
每经编辑 段炼 据媒体报道,北京时间10月7日凌晨,智能合约平台币安链BNB Chain)遭遇黑客攻击,短短2小时,200万枚币安币被洗劫一空。随后,曾被称为“华人首富”的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在社交平 ...[详细]
-
“额度”告急!美国国债首破31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人负债9.3万美元
环球杂志如果将债务上限比作美国联邦政府得到国会授权可以举债的“信用卡额度”,那么美国政府短期内几乎肯定会再次“刷爆”这张“信用卡”,尤其是在财政支出扩大和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背景下。在突破30万亿美元八个 ...[详细]
-
苹果将MacBook官方描述从“Notebook”改成“Laptop”
IT之家 10 月 8 日消息,苹果公司似乎正在对旗下一些品牌做出改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称呼其 MacBook 产品。在此之前,苹果官方将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称为“M ...[详细]
-
哪吒发布技术品牌浩智提高自研程度,连年亏损下能否承受巨额研发费用?
11月21日晚,哪吒汽车正式发布浩智系列技术品牌,包含浩智超算、浩智电驱与浩智增程,涉及电子电器架构、电驱系统与增程器等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并发布多款相关技术产品。哪吒汽车CTO戴大力称,浩智技术品牌 ...[详细]
-
转自:中国经营网本报记者 杨让晨 张家振 上海报道以郑州市为龙头的河南省“1+5”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正持续加速推进。“可以看到,以郑州为牵头城市、以宇通集团为优势企业,郑州燃料电池汽车城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