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出舱后要参加社区核酸筛查吗?医疗队专家解读
在11月21日举行的出舱查医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后参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介绍,加社解读该院整建制托管黄埔方舱医院以来,区核截至20日已有超过1300人出舱。酸筛
在方舱里要吃什么药?疗队如何才算达到出舱标准?出舱后要注意什么?针对社会关切的方舱相关问题,3位方舱医疗队专家作了解答。出舱查医
无症状感染者不需接受抗病毒治疗
多位专家都认为,后参本次疫情中流行的加社解读是传播速度快、致病率相对较低的区核奥密克戎变异株,方舱的酸筛主要目的是进行集中隔离和必要的医学观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疗队方舱医疗队队长匡煜坤介绍,出舱查医方舱内收治的后参绝大部分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其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大概占七成,加社解读剩下的两三成属于轻症患者。
“在南方医院琶洲方舱医院收治的感染者中,无症状的同样占了半数以上。” 南方医院副院长、医疗队总领队孙剑说,“无症状感染者不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我们准备了南方医院的中药‘抗瘟解毒方’,大家吃了药普遍觉得睡得更好、心情更舒畅了,反映特别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轻症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止咳、退烧等。”
针对年龄较大、合并疾病较多,或有可能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的患者,方舱医院会将其转诊到定点医院。“我们收治的1500人里面大概有20-30人需要转走,其中还包括老年人、孕妇、小孩等。”孙剑说。
匡煜坤介绍,该院负责的方舱中转入定点收治医院的患者大部分属于孕妇、婴幼儿等重点照护人群,以及随孩子去定点收治医院照顾的家长,只有少数病人属于胸闷加重、血压控制不佳,需要到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依照目前标准,出舱者需在方舱内隔离满7天并完成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或Ct值大于35,才能安排出舱。“简单而言,就是要确保出舱人员不具备传播性。”匡煜坤说。
进入方舱后多久才能出舱?孙剑认为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有的人很快就转阴了,有的就一直阳性。根据经验,一批感染者进入方舱10天左右,就会迎来出舱高峰。”
出舱后应严格落实居家健康检测
根据《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关于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出院(舱)管理的通知》等相关规定,感染者出院、出舱后须纳入社区管理,落实7天居家健康检测。“从过往经验看,确实会有小部分康复者离开后出现复阳,因此严格落实居家健康检测非常重要。”孙剑提醒。
相关规定明确,出院、出舱后的康复者应在7天居家健康检测的第4天和第7天分别完成核酸检测,而且应由属地安排采样人员上门采样“单采单检”,两次均为阴性就可以解除健康监测及隔离措施,且之后3个月都不纳入社区核酸筛查。
为何如此规定?崇雨田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一方面,康复者的核酸检测已达到Ct值大于等于35的标准,可以出舱、出院,说明其已没有传染性;但在社会面角度,因社区核酸筛查的Ct值标准是40,这部分没有传染性的康复者又有可能被认为是阳性,造成社区核酸筛查的结果异常,浪费防疫与医疗资源。
另一方面,康复者被感染后,在3个月内对新冠病毒会有较高抵抗力,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根据规定,相关人员按照“愿检尽检”原则,可以自行前往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凭出院小结或解除隔离医学证明实行“单采单检”。
据21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出院、出舱人员应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保持相对独立;尽量避免与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房间内应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手套、消毒剂等用品,以及带盖的垃圾桶。实行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应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并向社区如实报告,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社区;要严格落实非必要不外出,必需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来源:南方plus
(责任编辑:知识)
-
11月22日,快递公布其2022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本季度包裹量同比增长11.7%,超行业增速6.5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同比扩大1.3个百分点至22.1%。调整后净利润增长63.1%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陈丽湘1月18日下午,国家医保局在北京召开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超过八成的目录外药品谈判成功,将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这些药品谈判平均降价约60%,与 ...[详细]
-
马克龙接受采访,提醒欧洲不要成美国或中国的“附庸”据“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网站、西班牙《国家报》报道,在《国家报》周四19日)发布的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采访中,他就欧洲经济独立、俄乌冲突等话题发表观 ...[详细]
-
1月20日,又一批“顶流”基金经理旗下产品披露2022年四季报,其中亮点频出:2022年公募基金冠军黄海将全部重仓股单押在了能源赛道;财通基金金梓才在四季度看好酒店和电力板块;东吴基金常务副总经理代任 ...[详细]
-
7月以来,“保交楼,稳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5座城市出台“保交楼”相关政策,设立纾困基金、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和“一对一帮扶”成为各地化解问题楼盘的主要措施。与此同时,各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碳中和”催生长期投资新机遇 富国碳中和混合2月2日顺势发行
自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议题,在日前召开的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同时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出 ...[详细]
-
法国财长:坚信在世界博弈上,中国必须参与其中,不能被排除在外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祁玥】据彭博社报道,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20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想反对中国,我们想与中国接触”。勒梅尔还称,“我坚信在世界博弈上,中国 ...[详细]
-
直击2022年金融街论坛|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提升数字金融基建水平 保持国际竞争力
来源: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11月2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李达志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表示,作为祖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一直发挥独特优势,配合国家发展大局,成为国家接通全球 ...[详细]
-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资管行业正在穿越 “转型的三峡”2023资本市场或将成为实体经济“报春鸟”
辞旧岁践行价值投资 基金制胜有道!迎新春 追求长期收益 资管攻守无惧!在兔年即将来临之际,新浪财经携手顶级基金掌舵人、基金经理为投资人恭贺新春!送祝福!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表示,展望未来,以高质量发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