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融创年报“爽约”,股票4月1日起停牌,多家房企年报批量“难产”,释放什么信号?
作者: 张达
3月28日晚间,爽约融创中国公告称,融创不刊发2021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年报股票4月1日起暂停买卖。股票这距离融创公告“将于3月31日发布未经审核年度业绩”仅仅过去一周时间。月日
在这个年报季,起停企年多家房企年报“难产”,牌多这其中包括TOP5房企中的家房恒大和融创。
有业内人士认为,报批这些公司无法按时披露其经审计财务业绩,量难加深市场对其公司治理、产释财务和流动性状况薄弱等的信号担忧,并可能会令其不畅的爽约融资渠道进一步受限。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融创房企延迟发年报最主要的年报原因是疫情对审计工作的干扰,和企业经营情况关系不大,房企也明确了先发布未审核报告,后补上审核的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以来,中央持续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信心,近期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及多部委的表态,显示出国家稳地产的决心,更多支持性政策将陆续出台。
融创宣布4月1日起停牌
3月28日晚间,融创发布公告称,由于2021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未能于2022年3月31日或之前刊发,公司股份将于2022年4月1日9时起在香港联交所暂停买卖。
对于不刊发2021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的原因,公告称主要有3点,1、经考虑目前尚未完成的部分财务报表编制工作的预期工作量及所需时间2、,近期因国际评级机构下调公司评级引起有关境外贷款的问题,公司正积极与相关债权人沟通解决方案,3、融创房地产境内公开债展期事项等对财务报表影响的不确定性,公司预期无法于本月底前完成集团截至2021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即公司预期无法于2022年3月31日或之前刊发2021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
此前,融创中国在3月21日曾公告称,将于3月31日发布公司2021年度未经审核年度业绩,预期延迟刊发2021年经审核年度业绩。
当时,对于延期刊发经审核年度业绩的原因,公告称,由于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近期的新冠疫情导致的出行、物流及其他限制,集团的审计程序无法按期完成,主要包括:1)银行、客户及供应商等函证程序:本集团中国内地部分主要运营城市(杭州、天津、青岛等)及香港地区等快递停运,以及本集团各地有员工被隔离或办公现场被封控,部分附属公司盖章困难,导致函证发出延误;同时,银行、客户及供应商等函证接受情况不可控,存在较多二次或三次发函,导致函证确认程序延误;2)需现场检查的审计流程受到阻延,如针对合作方及金融机构的访谈、凭证检查等。因而本公司预期无法于2022年3月21日或之前刊发2021年度经审核年度业绩。
时隔一周,融创又宣布无法发布未经审核的年度业绩了,不过,融创表示,将在切实可行情况下尽快刊发集团2021年经审核年度业绩。
去年以来,融创股价持续下跌,截至最新收盘,股价报4.94港元/股,总市值269亿港元。
多家房企年报“难产”
在今年的这个年报季,多家房企年报“难产”,其中,有房企推迟到月底发布业绩,还有房企直接称月底前发不出经审核年报,这其中包括TOP5房企中的恒大和融创,还包括新力、融信、世茂等。
3月22日,中国恒大发布“预期延迟刊发2021年经审核业绩”的公告。公告称,由于自去年下半年起,公司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核数师在2021年增加了大量额外的审计程序,再加上新冠疫情的相关影响,根据公司目前掌握的资料,公司无法按期完成审计程序。由于审计工作尚未完成,公司预期无法于3月31日或之前刊发2021年度经审核业绩。
3月21日,融信中国发布公告称,由于核数师变更以及新冠疫情限制本集团及时收集必要文件的能力,公司预期无法完成必要程序在3月31日前落实年度审核合并财务报表,因此,公司无法在3月31日前根据应与新任核数师协定同意的合并财务报表刊发2021年年度业绩。
从目前来看,房企推迟年报发布最主要的原因是疫情影响审计流程,另有部分房企称跟核数师变更有关。
对于房企延迟发年报的影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高级副总裁曾启贤认为,融信、世茂、融创、恒大、佳兆业等受评房地产开发商延迟至3月31日后发布经审计财务业绩,这将产生负面信用影响。这些公司无法按时披露其经审计财务业绩,加深市场对其公司治理、财务管理、财务规划、透明度、信息披露、财务和流动性状况薄弱的担忧,并可能会令其不畅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受限。
不过,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认为,此次年报暂停发布,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疫情带来了冲击和干扰,造成审计工作难以推进。房企也明确了先发布未审核报告,后补上审核的报告,这也说明投资者对于此类事件不必多虑,和企业经营情况反而关系要小,更多的是疫情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总体上,当前投资者对于房企不发年报会比较敏感,但是作为企业来说,主动和坦诚做沟通,以专业的视角而非简单公关的视角去理解此类事件,反而可以平息投资者顾虑,更好解决此类风波和问题。
中央持续释放稳地产信号
去年底以来,中央持续为市场注入信心。多部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稳妥有序纠偏,信贷政策逐渐宽松,合理的住房按揭贷款需求得到有效支持,市场预期逐步改善。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同日,银保监会表示,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证监会表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财政部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对此,中指研究院预计,后期将会出台房企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一方面是着重“防范”,在需求的释放及融资端宽松等方面进行调整,使房企的销售及融资畅通,现金流得到改善,防范房企再发生风险。另一方面是着重“化解”,细化支持收并购措施,加快风险出清,加快化解当前出现的风险。银保监会、证监会将加大对收并购贷款、发行收并购债券等融资方面,给予收并购更大力度支持。
克而瑞研究中心也认为,短期货币政策整体将延续宽松态势,并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未来或将继续降准、降息助力经济稳增长。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货币政策短期重在稳地产。一方面,支持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优质企业开展并购贷款融资,国企、央企及优质民企或将更为受益。问题房企则有序出清,并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至少不能突破“保交楼”的政策底线,最大程度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因城施策促进行业良性循环,保障刚需满足改善及新市民购房消费,执行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并给予新市民一定力度的信贷政策支持,适度下调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缩短放贷周期等皆是政策选项。
(责任编辑:探索)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2日早间消息,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商Zoom今日公布了该公司的2023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Zoom第三财季总营收为11.01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0.508亿美元相比 ...[详细]
-
中新财经6月22日电 21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披露一则关于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判决书。消费者在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销售平台购买了一辆二手汽车,随后发现车辆存在维修痕迹,但特斯 ...[详细]
-
北京新盘开“卷”了:单价10万+新盘售楼处未完工便开放,人流如织销售人员不够用
开“卷”了 新盘项目明着扎堆 暗里“较劲”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因为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传播链条已基本阻断,绷了许久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归常态的不只有生活,也有渐渐恢复生机的楼市。就在上周,伴随 ...[详细]
-
“抢单软件”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部分消费者网购“秒杀”失败,不仅影响消费者正常交易,还可能造成资金损失。刚刚过去的“6·18大促”中,商家提供的限量版商品以及“折扣秒杀”成为消费者争相抢夺的“心头好”。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在20个疾病领域建成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医师数量已达到428.7万人……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工作进展成效。一组 ...[详细]
-
北京环球度假区将分阶段逐步恢复运营“经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并在充分进行风险管控和排查后,北京环球度假区将在严格控制客流并强化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分阶段逐步恢复运营。”环球度假区在恢复运营的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广州报道在“大物业”、“软基建”和“空间服务”等新理念的重塑下,物业管理行业的服务边界和发展空间正在不断被拓宽,龙头物业企业的业务模式也迎来了一场变革。当物业管理所服务的 ...[详细]
-
“没太多奖金了,也很正常。裁员不至于,我是业务骨干,裁谁也不会裁我。就是也不知道干啥了,没有什么向上的阶梯,不差钱,也不开心,啥也不想买,到处看机会也到处看不到机会。”文|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纪易繁前 ...[详细]
-
本报记者 杨 洁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论坛年会上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是比较有力的。”易纲表示,受疫情、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下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