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服务费下调25%!债市对外开放再迎政策礼包,外汇交易中心推六大举措,外资看好信用债发展前景
时值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运行满五周年,服务费下放再发展优化境外机构投资环境的调债大举新“礼包”落地。
7月1日,市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简称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外开为推动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迎政易中用债优化境外机构投资环境,策礼措外在人民银行的包外统一部署下,交易中心从提升投资便利、汇交好信优化服务内容、心推降低投资成本等不同维度,前景深化对外开放服务供给改革,服务费下放再发展持续推出面向境外机构的调债大举创新便利服务举措。
2017年7月3日,市对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上线,外开五年来,迎政易中用债债券通作为中国债市开放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创新,不断完善投资便利机制,现已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主流渠道之一。
“过去5年,’债券通’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缩影和聚焦。它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的过程,这也是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确立的历程,意义非凡。”德意志银行环球市场部中国区总经理施稼晨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展望未来,随着一系列优化境外机构投资环境新举措的落地“加持”、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投资互联互通机制的运行,以及南向通的逐步顺畅,可以预见,债券通渠道有望更受境内外机构的青睐,强化境内外债券市场联通联动,让中国债券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
将推跨境认购业务 促进一二级市场联动
交易中心此番从提升投资便利、优化服务内容、降低投资成本三大方面出台六项细化措施,涵盖推出债券跨境认购服务、优化收盘价交易机制、完善汇兑机制安排、下调服务费等多方面。
具体来说,为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债券一级市场投资渠道,7月4日起,交易中心将与债券通公司合作推出面向境外投资者和境内承销商的银行间债券跨境认购业务,支持境外投资人线上参与银行间债券发行。
据交易中心介绍,境内承销商和境外机构可使用电子分销确认单替代线下分销协议,解决境外机构线下签署分销协议难等问题,实现债券跨境承分销业务的全流程线上化电子化,提高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效率,进一步促进债券一二级市场联动,服务构建高水平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格局。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近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曾建议,电子交易方式完全覆盖债券通的二级市场交易,但是在一级市场投资方面,电子化交易的深入程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采用电子交易的方式,可以简化交易流程、提高效率、优化合规报告等等,这是债券通被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之一”。
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提升境内债券一级市场的外资参与度是下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应作为重要优先事项循序渐进地推进。
在优化收盘价交易机制方面,交易中心去年11月推出收盘价交易机制,以满足境外被动型投资者跟踪国际债券指数的投资需求。根据最新安排,7月初拟将收盘价交易的成交单更新时间提前至17:30左右,并于8月将收盘价交易机制扩展到国际付费模式。在完善汇兑机制方面,境外投资者经向交易中心备案后,可选择多家银行办理资金汇兑和外汇风险对冲业务,以实现多方比价;近期拟进一步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便利的市场环境。
此外,为降低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交易中心与港交所合资的债券通公司将于7月11日下调服务费,交易标的剩余期限小于或等于一年的,服务费用由票面总额的0.0020%下调为0.0015%;交易标的剩余期限大于一年的,服务费用由票面总额的0.0040%下调为0.0030%。降费幅度达到25%。
见证“中国速度” 信用债投资被看好
目前,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三个主要渠道进入中国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合格境外投资者、间债券市场直投模式和债券通。债券通以其电子化操作更为便捷高效,开户流程更加简化,审批周期大大缩短等优势,迅速受到外资尤其是境外商业金融机构的青睐。近3年来,债券通每月交易量已经在多数时间超过了更早推出的结算代理模式。
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率先上线,至今5年的时间里,境外投资机构从最初的247家扩展到今天3500多家,报价行从20多家,发展到现在56家。每日交易量从20亿元左右到如今超过300亿元。
“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是‘中国速度’的充分体现。”施稼晨称,这五年来债券通吸引了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市场,参与到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开发当中,投资的产品不断升级和丰富,从债券到外汇再到衍生产品。投资者类型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各国央行及货币管理局、主权基金、养老及退休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对冲基金等,债券通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成为联通境内外金融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成绩来自过去,成就属于未来。展望债券通的未来发展,受访的外资机构纷纷认为,外资投资境内信用债市场有望加速“破冰”,但这也需要相关配套机制逐步完善。
黄嘉诚表示,过去几年,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外资投资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不过大部分境外投资者都集中投资于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这两类债券约占外资总持有量的90%,境内信用债券的外资持有比例仍然十分低(不足1%)。导致当前外资对境内信用债持仓低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信息披露尚不充分,境外投资者对于境内的信用评级体系熟悉度较低,境外投资者较为担忧境内信用债券的信用风险等。此外,与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不同,境内信用债券尚未被纳入全球指数。“这些领域的改善可能是未来中国债券市场深化对外开放的关键”。
央行会同证监会、外汇局近期联合发布了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的相关通知,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业内普遍认为,此举将有效提升境外资金持有中国信用债券的规模。
施稼晨认为,此举意味着,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从以货币市场作为绝对主导,慢慢地向信用市场推进。外资投资境内信用债需要完整的机制作支撑,不是简单地分析发债主体信用评级的高低,信用债的投资决策是更为综合性的考量,要权衡风险与收益。交易所市场对外资开放是很好的补充,境外投资者能够看到全频段的中国信用市场,增强外资投资配比和可选品种的丰富度。
“我们预计,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未来5年,人民币债券占国际储备的占比将从现有的3%左右提高至5%,将吸引3500亿美元中长期资金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施稼晨称。
编辑:唐维
(责任编辑:休闲)
-
中国数字贸易规模、顺差实现“双升”,仍需加快对接高标准贸易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赵子健 实习生 莫予滴 北京报道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带动数字贸易蓬勃发展,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经济贸易复苏提供了强大动力。9月1日,2022年服贸会 ...[详细]
-
两份报告透视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九成新生代认为企业盈利模式与ESG相关
中国家族企业的ESG和CSR2022年5月4日,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家族传承研究中心携手《家族企业》杂志联合举办“责任与传承 ——可持续的家族企业”云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共 ...[详细]
-
新京报讯 记者袁秀丽)5月5日,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旭辉控股”)发布公告称,今年4月,旭辉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01.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85.67万平方米;对应的合同销售均价约为1.36 ...[详细]
-
临近开盘,一行两会发声!关于房地产融资、股票发行注册制、基础设施投资…
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网站5月4日消息,近日,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分别召开专题会议,深入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 ...[详细]
-
华为鸿蒙迎来新对手,荣耀赵明谈MagicOS:硬软件体系并重
过去,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主要聚焦于硬件产品领域,而今,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重金投向软件领域,以期望通过强大的硬件体系加优秀的软件系统,软硬并施强化市场话语权,提升竞争力,并反向拉动硬件市场增长。11月2 ...[详细]
-
一周市场回顾上周上涨0.07%,上证综指下跌1.29%,深证成指下跌0.27%,创业板指上涨0.98%;分行业来看,上周涨幅前三为:建筑装饰板块+4.09%)涨幅第一,主因国务院会议提出将基建作为稳经 ...[详细]
-
北京市发改委日前发布消息,将从多个方面治理塑料制品使用,其中包括到2022年底,全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为落实《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 ...[详细]
-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当前的形势更应该强调处理,而不是预期。政策面预期偏差是否实现,泰国原料价格是否继续下跌,一些对有决定性的因素仍旧悬而未决。这种情况下,直接判断未来的走势是多还是空,非常不明智。更合理的 ...[详细]
-
江淦钧白手起家创业20年赚得63亿身家 索菲亚陷增收不增利怪圈发力大家居突围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江淦钧坚定推进002572.SZ)的“大家居”战略。日前,索菲亚公告,拟以自有资金3.43亿元收购SG所持司米厨柜49%股权。此次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疫情冲击下,多家国际资管机构仍积极申请上海QFLP和QDLP试点,参与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坚定看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发展,深耕中国市场中长期规划并未改变。近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