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电梯、吹空调,“二师兄”住进精装房
今年以来,二师兄猪肉价格一路飙升,坐电住进直接触发一级预警。梯吹目前,空调养一头生猪的精装利润已达到年内高点。随着猪价上涨,二师兄不少猪企的坐电住进养殖“新姿势”受到外界关注,当各地新建起一栋栋高楼养猪,梯吹这种养殖模式的空调变化又会对循环往复的“猪周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财经天下周刊
撰文 / 周梦婷
编辑 / 田晏林
从赔本到赚钱,今年的精装生猪行业只用了七个月,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二师兄
还记得3月份,坐电住进生猪价格一度降至12.5/公斤的梯吹低点,几乎没有多少上市猪企能幸免于亏损。空调
但不久,精装生猪行业便迎来上涨周期。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10日至10月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已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所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
近期,受猪价飙升影响,猪肉概念股盘中发力走高。而猪价变动形成的“猪周期”,作为一种周而复始的经济现象,始终逃不开“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怪圈。为了平衡好生猪养殖供求双方的利益关系,养殖企业尝试“用最少的地方养最多的猪”。
今年以来,“新建楼房养猪”的消息铺天盖地,“二师兄”们不仅能坐着电梯上楼,还能在“夏有凉风,冬有暖气”的楼房里,每天舒服地洗个澡。
据悉,楼房养猪能节约80%~90%的土地,相对于传统的猪圈,更能节省成本。有业内机构统计,楼房猪场年增速已超30%。
今年8月,湖北鄂州,中新开维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下称“中新开维”)建设的两栋高达26层的楼房猪场投入使用,引发外界热议。
这两栋总投资40亿元的高楼,堪称全国乃至全球楼房猪场的“天花板”。但在行业人士看来,楼房养猪涉及设备管理、配套设施、引种以及维护成本等问题,就连龙头企业的养猪楼,也就六层左右,“20多层有些太夸张了,我们保持观望状态。”
(图源/wind数据库)
楼房养猪,遍地开花
中新开维历时两年打造的养猪楼,总占地面积高达60亩,建筑面积高达40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600亩,计划每年出栏生猪超120万头,是“世界最大单体养猪场”。
这里的每层楼不仅设有母猪舍、产房、生猪保育与育肥室,还有猪肉加工车间,从生到死,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师兄”们每天外出遛弯儿要乘坐的电梯,一次可运载200多头猪,每一部的面积高达65平方米,相当于普通居民楼一套小两居。像这样的高楼,二期还要继续建造3座。
900公里之外,广州市从化区旗杆镇的北欧农场,显得幽静了些。这里伫立的几栋别墅一样的4层小楼,被池塘和果园包围。如果不说这里的生猪年出栏量每年达到5万头,你很难承认这是个养猪场。
作为当地政府的“菜篮子工程”,北欧农场比湖北鄂州的26层高楼,早一年投入使用。虽然外界普遍认为“高楼养猪”是近年行业的新宠,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早在十年前就已出现。
2010年前后,“高楼养猪”的模式主要分布在多山的福建省,当时由于规模较小,并未掀起太大水花。
七年后,两大有行业影响力的养殖集团——和扬翔股份建成“养猪楼”,刷新了该养殖模式的热度。特别是2019年,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生猪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后,“楼房养猪”发展迅猛。
2020年9月,牧原股份斥资50亿元打造了河南内乡年出栏210万头肉食综合体,该园区由21栋6层楼高的楼房猪舍组成。同年,年存栏13500头楼房式母猪养殖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布局楼多个楼房养猪项目;9栋7层楼房式生猪养殖项目开工;唐人神也在2019年~2020年完成了五层楼的果园楼房猪舍。
回顾最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生猪产能的部署,让“楼房养猪”再次迎来一波热潮。
2022年1月,天蓬集团楼房式智能化猪舍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该猪舍已陆续出栏生猪,年产量达15万头。7月,唐人神旗下子公司龙华农牧投资20多亿元,合计建设28栋楼房的全新生猪养殖基地投产。
8月末,中新开维投资建设的两栋26层高的楼房猪场正式投产;9月上旬,总投资1.88亿元的万宁1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全面复工,在建楼房已全部封顶,预计将会在12月底投产。据悉,该基地可同时养5万头猪。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中国首家农牧上市企业——,当前生猪产能主要布局在广东徐闻、高州、广西贺州及海南文昌,年出栏产能共225万头。目前,在已建成及在建的项目中,除了徐闻一期项目(产能30万头)及文昌项目(产能30万头)采用的是平层养殖模式,其余项目均采用楼房养殖模式。
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高远飞表示:“楼房猪场现在已经成了养猪业界的时尚,中国养猪排名前30位的企业,大部分都有楼房猪场。”
为何把“二师兄”送上楼?
相对于平层养猪,企业更看重楼房养猪在节约用地、管理效率、生物安全、疫病防控、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
以京基智农为例,该公司楼房养殖采用6750模式及四周批生产模式,即6000头父母代母猪、750头祖代母猪在一个区域内。全场分娩舍母猪为1个批次,所有小猪在7天内出生,场内始终只有1批哺乳小猪,同时做到全进全出、一次性断奶,每4周转入、转出销售一次。
京基智农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该种模式下,断奶仔猪批次分明,便于饲养管理和防疫,可减少外来病原对猪群健康的影响,提高猪群的健康度,从而提升分娩率、存活率等生产指标,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成本的降低。
此外,楼房养殖的人员相对集中且易于管理,能够很好地提高人效。
从已在华北、华东等地建设了十余座楼房养猪项目的新希望来看,截至2020年末,该公司养猪队伍人数达到5万人,且仍需继续扩充,为减少人力成本压力,加大了楼房养猪、智能化猪场等项目的建设力度。到了2022年6月末,新希望养猪团队总人数降到了3万人以上。
“楼房的构造有利于安装配备各种自动控温、自动喂料、自动冲洗等系统,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据独立经济学家、中企资本联盟主席杜猛介绍,唐人神曾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楼房养猪除了猪舍环境比平房好之外,还能节约土地,降低养殖和后勤等人员单头人力成本,以及突破区域土地限制因素。
的确,一家企业斥巨资也要盖楼养猪,疫病防控和降低成本只是出于对公司内部经营负责,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也要综合考量。
首先要面对的现实是,在当前耕地严守18亿亩红线的情形下,企业很难拿到更多的土地盖猪舍。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用尽每一寸土地,提高“容积率”。
“大企业养猪不像散户,他们的生猪产量上百万,这就涉及到企业去哪能找那么大的地块。”在新希望工作了近十年的李峰感叹,在四川,除了成都平原外,很多都是丘陵地区,“我们这里地势低洼起伏,很难找到连片并且大面积的平整土地,要盖猪圈就得先把地填平,而填平所投入的成本比盖一座楼房还要多。”
在他看来,即使是位于河南南阳的牧原股份,也很难在广袤的平原地区找到完全靠平层养殖的大面积土地,“所以牧原股份做成了综合体,一部分用平层养殖,另一部分用楼房养殖。”
另外,养猪没有税收,还有污染风险,在全球“碳中和”的时代大背景下,猪企肩上的碳排放压力变大了。而“楼房养猪”似乎能为企业解决节能环保的顾虑。
据京基智农介绍,楼房养猪项目在猪舍内采用自动清粪、干湿分离模式,猪舍外采用罐式发酵,实现粪污全密闭生物发酵处理,其形成的有机肥用于当地农作物的施肥,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生态体系;同时在污水处理方面,引入农用灌溉水平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水回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
对于粪污的处理,只是楼房养猪与平房养猪众多工艺差别的一种。李峰表示,在此基础上,通风设备、饲养管理、猪的行走通道等也要顾及到。
智能化养猪进程加速
显然,楼房养猪对企业的智能养殖装备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引起投资者质疑:该模式下的建设成本及后期维护投入巨大,明显高于平房养殖,是否真能对冲节约下来的人力和土地成本?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京基智农已投产运营的楼房养猪平均单头投资成本约2500元,包括四通一平、土建钢构、设备、环保设施、配套设施、引种费用等。其中,土建钢构成本约占65%,设备、环保设施、配套设施成本等约占25%,种猪成本约占5%~10%。
养殖设备商大牧人股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现在行业普遍认可楼房猪场建设成本较平房高约20%,但考虑其折旧摊销年限长,整体折旧费用与平房猪场相当。”
不过,在李峰看来,楼房养猪更多出现在特定区域,是企业拥有的土地,不足以满足平房猪场建设的需要,才做出“迫不得已”的选择,“楼房养猪并不绝对比平层好。”
而且抛却建设成本,据他观察,楼房养猪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是状况不断。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日常产生的一些额外成本往往超出企业的预想。
“比如电梯的设计,每头猪卖出的时候,大概是一二百公斤的体格,20多层的话,电梯也需要特别设计,而且猪也没有那么听话,售猪过程也容易产生麻烦。”李峰觉得,能找到平地盖猪舍最好,实在不得已盖楼养猪,也尽可能盖多栋、矮层的。
行业对于“二师兄”们住进高楼大厦后,能为企业带来哪些经济效益,还在拭目以待。跟李峰一样,部分企业人士对中新开维斥资40亿元打造的26层猪舍,保持观望态度。
(图源/研报)
数据显示,2007年~2019年,我国年出栏量在1~49头的小散养殖户规模持续降低,从8010万个降到2145万个;而年出栏在5万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在2007年~2018年间持续增长,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有所下滑。
国海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非洲猪瘟的出现使防疫能力较弱的养殖户加速退出,进而推动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相对于规模小、效率低、防疫工作投入不足的散养户,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企业显然在防疫相关方面,更胜一筹。
尽管从数据上找不到楼房养猪的快速发展,与非洲猪瘟存在必然联系,但把生猪赶进高楼,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母猪繁殖生产效率提升。
而且,随着猪肉价格的回升,养殖企业的积极性也在提升。证券指出,近期受调控和二次育肥出栏的影响,猪价创出新高后回落,但四季度供需关系仍偏紧,猪价大概率仍以震荡上涨为主。随着头部猪企利润加速兑现,我国养猪业在生态化、智能化的道路上,或将创造更多可能。
(应受访对象要求,文中李峰为化名。)
(责任编辑:综合)
-
央行推出“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面向六家商业银行提供二千亿元零成本资金
经济日报本报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陈果静)“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将面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为商业银行提供零成本资金,以鼓励其支持‘保交楼’工 ...[详细]
-
据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北京泽兴基业商贸有限公司与北汽股份有限公司时代领航卡车工厂,福田汽车600166)相关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法律文书公布。文书显示,原告泽兴公司称,原告为被告一级经销商,2021年 ...[详细]
-
格隆汇11月14日丨据携程集团(9961.HK)子品牌携程旅行搜索量数据,中国入境航班机票搜索量按周增长92%,前5个搜索入境中国的目的地及相应同比增长分别是中国香港(69%)、美国(136%)、日本 ...[详细]
-
中新网11月14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胡东升,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委原书记、二级巡视员樊洪平,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原 ...[详细]
-
刘强东发内部信:2000多名高管降薪10%到20%,基层员工福利提高
红星资本局11月22日消息,刘强东向京东JD.US)员工发内部信称,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职位越高降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时隔半年,钛白粉企业开启年内第四轮涨价潮。11月13日晚,002145.SZ)和000545.SZ)公告称,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产品市场需求情况等 ...[详细]
-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李晓喻)据中国贸促会消息,2022《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14日在线开幕,预计将有超过15000家采购商在线参观对接。本次展会以日 ...[详细]
-
事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出手了!日前,央行公布的一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因违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规定,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行被处以警告,并处罚款合计386万元。与此同时,时任 ...[详细]
-
中新网9月1日电 9月1日晚间,俞敏洪在公众号“老俞闲话”发文章再次谈及东方甄选。文章称,“从去年12月底东方甄选开始直播带货,到5月31日接近半年的时间里,带货的GMV总量只有二千多万,还不如现在一 ...[详细]
-
转自:新京报评论随着更多验房师参与到验交房环节,房企不仅要“保按期交房”,而且需要“保高品质交房”。▲资料图:北京某小区。新京报资料图文 | 毕舸据报道,作为新职业的验房师正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