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远订单充足前三季净利预增323%,拟2.54亿收购产线布局锂电全产业链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得益于回归电池及材料主业的科力战略调整,“国内镍氢电池龙头企业”(600478.SH)业绩创下新高。远订亿收
10月23日,单充电全科力远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足前增拟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季净局锂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323%,利预链为近十年最好同期成绩;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购产扣非后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358%。线布
据了解,产业在新能源浪潮下,科力科力远自2021年开始实施战略转型,远订亿收着力打造电池及材料主业的单充电全长板优势。2021年,足前增拟科力远的季净局锂HEV镍氢动力电池配套产能扩张至48万台套/年,产能利用率始终处于高位。利预链2022年,科力远还积极布局锂电池全产业链,并率先在矿资源、碳酸锂和磷酸铁锂材料等上游环节实现纵深拓展。
二级市场方面,年初至今,科力远的股价已从最低的4.34元/股,涨至最高的10.46元/股,涨幅超过100%。截至10月24日收盘,科力远报收8.63元,总市值约143.3亿元。
前三季预盈1.69亿创新高
近日,科力远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1.29亿元,同比增长323%。
数据显示,2021年科力远共实现营业收入30.59亿元,同比增长20.14%;实现净利润4218万元,同比下跌23.95%。根据业绩预告公告,科力远在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的净利润已远远超过2021年全年,相当于该公司2021年全年盈利的4倍。
对此,科力远表示,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产能提升,主营产品产能销量进一步释放、特别是第三季度下游主要客户订单大幅增长所致,同时资产摊销同比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年初,科力远制定了年度发展战略,旨在电池及材料主业,将其优势资源聚焦于当前阶段盈利性较好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轨道交通电池、消费类电池以及电池材料等业务板块,积极开拓储能电池、制氢设备材料等创新领域。
在镍氢电池方面,科力远早已取得行业龙头的地位,2022年上半年,常德力元HEV用泡沫镍实现销量111.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19%,销售收入约1.08亿元,同比增长27.95%;科霸HEV用正负极板实现销量16.34万台套,同比增长23.79%,销售收入约5.56亿元,同比增长33.65%。
此外,今年上半年,公司消费类泡沫镍实现销量125.97万平方米,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钢带实现销量326.63吨,同比增长10%;电磁屏蔽材料领域泡沫镍销量达到13.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49%;特种泡沫金属实现了在军工、航天发动机等领域的应用。
锂电产业布局再提速
作为目前镍氢电池细分领域的最大生产企业,科力远稳健发展,深耕镍氢电池及材料,构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镍氢电池产业链,并打造了电池材料、关键部件的HEV专线配套模式。
另一方面,科力远精准把控市场机遇。今年6月,科力远宣布拟斥资不低于35亿元布局锂电产业链,将投资建设“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材料项目”“6万吨高功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和“3GWh 锂电数字化极片项目”,深度布局锂电和储能领域。
为满足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发展需要,实现构建锂电全产业链的目标,10月10日,科力远披露称,公司控股孙公司宜丰县金丰锂业有限公司拟购买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生产设备、辅助设备、车辆等资产,用于生产金属锂卤水,标的资产交易价格2.54亿元。
据了解,金属锂卤水制取是生产碳酸锂的核心工艺环节。在碳酸锂价格屡创新高、利润向上游集中的市场背景下,锂电业务的推进也有助于科力远快速提升业绩水平。
此前,在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科力远时任董事长钟发平表示,公司碳酸锂项目正在建设中,根据项目规划,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1万吨产线建设,到2023年底完成3万吨产线建设。
据了解,科力远公司目前在江西获得四个地下矿资源,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年中达到1万吨、年底达到3万吨碳酸锂材料的产能规模。
预计,2025年全球锂需求量将达160.6万吨LCE,2021—2025年CAGR34%,高于供给侧的CAGR30%,供需矛盾的延续仍将支撑锂盐价格处于高位。随着科力远在矿资源和碳酸锂领域纵深布局的快速推进,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增长。
(责任编辑:热点)
-
摘 要本文回顾了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与破裂的历史,与我国房地产行业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日本当初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对本轮房地产调控的研究,本文从债券投资者角度反思了前期对行业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如果您熟悉新能源汽车,那一定会发现,很多品牌都不约而同地把挪威当作试水欧洲市场的“第一跳”。风头正劲的特斯拉,老牌强者德系、日系汽车品牌以及来自中国的上汽、小鹏、、蔚来、岚图等莫不如此。 ...[详细]
-
6月29日(周三),中概旅行服务概念股延续昨日涨势。截至发稿,(TOUR.US)涨超4%,携程(TCOM.US)涨超3%。6月29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公告称,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 ...[详细]
-
观察者网讯)据美联社6月27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天签署了美国首份关于“非法、不报告和无管制IUU)捕鱼活动”的国家安全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机构加强合作、出台新规以打击非法捕捞活动,并宣称此举将促进“ ...[详细]
-
潘功胜:可将企业诚信经营、纳税信用、专利价值等数据转化为信贷动能
财联社11月22日讯记者 徐川) “在各方不懈努力下,我国金融科技整体竞争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移动支付、数字信贷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今日 ...[详细]
-
近日,两名来自央企的“70后”干部分别赴辽宁省大连、沈阳两市履新。6月24日,微信公众号“大观新闻”发布大连市级领导干部职务调整情况,辽宁省委决定:曾兵同志任大连市委委员、常委挂职,时间2年)。大连市 ...[详细]
-
成交量环增209%!“任泽平”也加入摇号的城市,买房有多难?业内:知名人士买房本身就是营销事件
◎“知名人士买房本身就是营销事件,成为吸引其他买家竞买的‘点’。苏州工业园区楼市可以长期看好,园区定位高、吸引很多产业和高薪人员,吸附能力不仅限于苏州,还辐射整个江苏的买家。”每经记者 包晶晶 一房难 ...[详细]
-
上半年即将落下帷幕,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统计发现,2022年以来,已有12家银行发布稳定股价相关公告,披露重要股东或董监高人员增持计划。其中,、拟被增持金额均已超过5000万元。公告显示,自公告 ...[详细]
-
作者/吕倩“大家都相信会走出低谷,但是在下个季度还是下个个季度走出),这个问题)短期内需要的就是密切关注,做好准备。”11月23日,小米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小米总裁王翔在财报电话会上如此形容如 ...[详细]
-
国有车企首单分拆上市落地:捷氢科技拟登陆科创板,上汽要孵化20家“小巨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苏平 上海报道 6月28日,旗下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氢科技”)在上交所网站披露招股书,拟申请在科创板上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