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天宫从此不寂寞
虎嗅App
作者|周超臣
2022年是不寂中国的航天大年,是明天起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天宫意义非凡。不寂
明天(6月5日)上午10时44分,明天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载着三位航天员再次飞向天宫空间站。天宫
今天上午,不寂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明天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天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不寂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他们全部为第二批航天员。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蔡旭哲是首次飞行。
4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位神州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平安归来的喜悦还未散尽,一个半月后,神舟十四号又将启程。
据发布会介绍,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航天员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这意味着从明天起,中国空间站将会一直有航天员不间断驻守,不会像神舟十三号和神舟十四号之间有一个多月处于无人驻守状态。
神舟十三号乘组共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神舟十三号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
4月17日,也就是神州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的次日,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根据任务安排,2022年我们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这6次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乘组也是由三名航天员组成,他们也将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之后还将实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
其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也是由三名航天员组成,也已选拔完成,目前正在开展任务训练,这三名航天员将在轨和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完成轮换以后(据悉六位航天员将共同生活、工作5~10天),同样在轨工作和生活6个月。
神舟十四号责任重大
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分别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相关的关键技术。自2020年以来,先后成功实施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共6次飞行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圆满完成了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阶段任务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新华社报道,今天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据悉,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问天实验舱配置了与核心舱一样的航天员生活设施,这里包括3个睡眠区、1个卫生区和厨房等设施,可以保障航天员生活,它还可以与核心舱一起来支持两艘载人飞船轮换期间6名航天员的生活。
林西强说,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能够支持开展多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空间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遗传、衰老等响应机理研究,以及密闭生态系统的实验研究,并通过可见光、荧光、显微成像等多种在线检测手段,支持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生物实验研究,还支持开展不同重力条件下生物体生长机理的对比研究。
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以及航天技术试验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多相流与相变传热、基础燃烧过程、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
同时,在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的基础上,将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氢钟、铷钟、光钟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构成在太空中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系统,开展引力红移、精细结构常数测量等前沿的科学研究。
此外,还在舱外安排了材料舱外暴露试验装置和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用于开展舱外实验项目。后续,还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研究设施,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巡天号空间望远镜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将是中国首个设置于地外空间的大型天文望远镜,其视场可达到哈勃望远镜的300倍。
依托上述舱内科学实验机柜、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
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学和技术积累。
在4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宏透露,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在地面的研制进展顺利。
其中,问天实验舱已经在天津完成了整舱的集成总装、测试和大型试验工作,整装待发;而梦天实验舱目前已在天津完成了相应的集成总装和试验工作,正在开展地面测试,后续还将完成整舱热试验、回归测试等试验工作,正按计划推进。
为什么是这三位航天员?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左起:蔡旭哲、陈冬、刘洋6月4日上午11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在问天阁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的首次亮相。
先看一下他们的简历:
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6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责任编辑:焦点)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大眼楼管/肖恩近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向股东大会申请新增不超过人民币 ...[详细]
-
【权威专家解析,#5年期以上LPR调整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20日官方消息显示,5年期以上LPR由上月的4.6%调整为4.45%,这会带来哪些影响?权威专家对@国是直通车表示,与企业贷款不同,个人 ...[详细]
-
近年来,芯片、动力电池等高新技术行业迅猛发展,也带动了相关岗位人才需求的井喷式增长。除了争抢有经验、有技术的人才,一些行业甚至瞄准了尚未毕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自湖南的张飞,本科学的是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 ...[详细]
-
核心观点4月以来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对利多因素反应钝化,预计未来两个月经济将进入局部疫情缓和后的快速爬坡期,加之美联储加息进一步落地,需要提防内外利空因素共振带来的利率调整压力。但是我们认为本轮局部疫 ...[详细]
-
瑞信证券董事长胡知鸷: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动能正向科技创新类企业倾斜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汤立斌)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知鸷23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融资动能正在向科技创新类企业倾斜。胡知鸷提到,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详细]
-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引述自东网大行高管的高价薪酬往往惹人争议。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的一笔5,260万美元约4.1亿港元)特别股票选择权奖励薪酬案,在周二5月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周五刚刚涨停的,盘后传来利空,董事长吴延炜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吴延炜此次被查与持续减持公司股份有关,从2020年开始,吴延炜大手笔减持中化岩土股份 ...[详细]
-
中新社香港5月21日电 香港邮政21日公布,将于7月至12月期间发行六套特别邮票,其中包括7月发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纪念邮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5周年”纪念邮票。据特区政府新闻处 ...[详细]
-
杨兴君:来过,便不曾离开——部门调整,工位变化,不变的是为客户服务的角色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过,便不曾离开杨兴君2022年9月2013年研究所的新春联欢晚会,是我们部门全体人员最后一次作为研究所员工参加的迎春晚会。晚会上特别给我们企业 ...[详细]
-
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下调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至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