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学者建议:加强政策协同,疏解流通堵点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3月份以来,多位堵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专家政策复杂性、严峻性、学者协同不确定性上升,建议加强挑战不断增多。疏解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流通形势下,如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多位堵点怎样保障物资供应和商贸流通,专家政策该采取哪些举措释放消费潜力,学者协同是建议加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
5月31日,疏解由经济日报社指导,流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支持,多位堵点中国经济网主办的专家政策“抗疫保供复商复市与供应链稳定运行”线上研讨会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学者协同企业代表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认为,当前应更好地提升助企纾困政策的精准性、直达性、普惠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加强跨地区、跨行业协同,切实解决流通中的断点、堵点问题,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多项政策共同发力
当前,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经济循环不顺畅和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更多是因疫情冲击造成的短期影响。进入5月份以后,京沪多地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社会面逐渐清零,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开始进入关键时期。近日,国务院出台一揽子措施,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经济能够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恢复,更加精准有效保畅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说,要以核心企业为抓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链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多措并举解决经济循环不畅。
“要从更好满足和释放消费需求的角度,促进消费恢复,实现消费稳定增长,发挥消费在稳定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王微表示。
与会专家认为,要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尤其要落实好对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的直接救助或补贴措施。要把政策的申请程序、申领渠道及时告知市场主体,让更多企业能够快捷地享受到政策红利。
保障物资商贸畅通
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是抗疫保供和复商复市的关键环节之一。专家表示,要进一步提升能力,加快解决疫情考验中暴露出的问题,提振供应链韧性,着力保障物资供应和商贸流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表示,疫情流行期间,部分省际之间防疫政策缺乏协调,出现了司机因不了解政策而不敢出车、部分门店或物流中心员工所在小区封控造成人员不足等问题。彭建真建议,政府和企业应建立相对完善的应急处理程序,以确保特殊时期供应稳定。
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首席电子商务专家李鸣涛说,疫情中的保供经验显示,数智化有效提升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在供给侧和平台服务商加强数智化供应链能力建设,能够有力保障供应链稳定运行,提升抗风险能力。目前,很多供应商和生产企业都在强化供应链数智化能力建设。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平台生态部负责人孔祥莹介绍,京东以“有责任的供应链”为消费者努力守住民生物资供应的底线,为企业和商家解决供应链难题,加速复工复市有序推进,体现出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的韧性和柔性、敏捷性和确定性。
为了最大化减轻疫情影响,京东从规则调整、费用减免、营销扶持、供应链赋能4个方面出台多项帮扶举措,为中小商家搭把手。据统计,从3月中旬至今,京东已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多地抗疫保供。到5月初,京东物流就已对上海商家恢复全国物流,推动其实现正常营业;京东上海商家的订单量已恢复到疫情前六成以上。
儿童用品公司助理总裁刘立柱表示,孩子王建立了全渠道智慧零售体系,实现了用户、员工、商品、服务、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全面数字化在线。一旦有疫情散发情况出现,公司数据中后台就会预警。门店一线随时与总部沟通,根据情况变化备足货品,特别是快消和生活必需品。同时,孩子王整合了上游供应商、物流企业、运输企业等供应链资源。在物流配送上,各地门店积极寻找外部配送资源、利用供应商物料车,增加“爱心专车”,缓解部分地区的配送难题。
地利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纪建民表示,为保证城市居民的生鲜供应,地利集团在每个市场均成立了防疫和保供两个专班,建立了各种预案。同时,严把批发市场人、车、货进口三关。公司对经营场所实施分区运行,聘请专业消杀机构每日全面消杀,并增加设备设施进行防疫监察和监控,备足防疫物资储备。
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
与会者认为,目前供给已得到有力保障,下阶段的重点应是促进消费复苏。
“当前,需要在‘稳’‘保’‘新’三个字上做文章。”王微认为,所谓“稳”,就是要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保”就是针对恢复和扩大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以收入的稳定增长实现消费的增长;“新”就是创新消费方式和场景,拓展新的消费空间和领域,发掘新的消费潜力。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小店是供应链的末梢,线上的小网店和线下小实体店,在保供稳价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吃类和用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9%和6.3%,与社区消费密切相关的食杂店和便利店等业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4%和6.8%。
赵萍建议,从帮扶小店入手,可通过四方面举措加快复商复市,推动消费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保障已出台的帮扶政策落到实处;二是鼓励融合发展,增强市场帮扶力量;三是将小店的帮扶纳入商圈规划,推动小店与商圈互动发展;四是坚持“房住不炒”,防止房租过快上涨对小店产生冲击。
(责任编辑:焦点)
-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近段时间以来,不少热点城市推出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8月30日,深圳2022年第三批居住用地集中挂牌,将于9月28日挂牌成交。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第四批次居住用地初步计划于9月底或10 ...[详细]
-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雪)11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1至9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2022年1至9月,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 ...[详细]
-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富达国际与蚂蚁财富11月15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今年中国养老第三支柱政策落地之际,受访者的养老规划意识和行为都继 ...[详细]
-
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挂出多份行政处罚书。民生证券、联储证券、、、等5家券商投行被罚。10名投行人士被出具警示函或被要求接受监管谈话;其中一名保代还同时出现在两份罚单上。从罚单内容来看 ...[详细]
-
最高法民二庭庭长林文学:正着手研究内幕交易和操作市场侵权民事赔偿问题
在2022年论坛年会“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平行论坛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林文学表示,对于当前金融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态势和金融消费投资合法权益保护的要求,金融审判还有很多改革完善的空间。人民法院正着手 ...[详细]
-
活动现场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图2022年11月15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办、上海市各地在沪企业商会)联合会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市合作交流采购团总结展示暨新时代商会服 ...[详细]
-
来源:亿邦动力发力双11,电商加速。10月31日晚,正当今年双11的第一个高潮。集团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卢伟冰亲自进驻了B站直播间,与UP主罗翔、毕导THU等一起探讨年轻人的消费观,从当天19点,一直持 ...[详细]
-
2050年全球人口预期寿命达77.2岁,世界人口老龄化率为16.4%。11月15日,世界迎来一个新的人口里程碑。今年7月,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2022年11月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正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航天员陈冬,又创造了一项纪录,成为我国首位在轨时间突破200天的航天员。2016年,作为神舟十一号乘组成员之一的陈冬,在轨工作33天,完成既定任务。2022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深圳精智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企业,曾经在新三板挂牌,目前正在冲刺科创板上市。招股书显示,精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