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仍供不应求 专家称,大额存单发行灵活性提升,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负债管理能力
本报记者 彭 妍
9月中旬,银行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之后,大额大额大额存单利率虽然也相应下调,存单存单但受欢迎程度有所提升。利率灵活“抢购的下调性提客户很多,大额存单一直是仍供供不应求状态。”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时,求专有客户经理如是发行负债表示。
对此,升有商业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助于上半年,提高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管理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银行银行同时,大额大额理财净值化转型后,存单存单原有的部分客户暂时无法接受较大的净值波动,甚至“破净”,因此转投大额存单。另外,居民消费意愿和企业投资需求不强,因此更偏好储蓄。
大额存单利率进入“3时代”
大额存单作为一项安全稳定、收益较高的银行存款类产品,一直备受投资者青睐。2018年之前,大额存单的增速相对平缓,直到2018年和2019年,在流动性宽松、市场利率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大额存单规模迎来大幅增长。
不过,自2019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了银行存款监管力度,为了顺应监管趋势,银行开始减少大额存单发行数量和下调利率。《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央行近几年数据发现,2017年及以前大额存单发行量较低,2018年至2019年大额存单发行量大幅增长,发行总量分别为9.23万亿元、12万亿元,2020年,又回落至9.7万亿元。自2021年以来,大额存单需求量增加,2021年全年发行总量为11.3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大额存单发行总量为7.5万亿元,同比增加1.3万亿元。与此同时,在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大额存单利率逐渐走低。
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记者表示,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供给端来看,存款利率下调,银行进行主动负债管理成本降低,提高大额存单发行规模,将有助于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奠定基础。从需求端来看,今年以来,受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国内资本市场波动加剧,部分投资产品收益波动较大,投资者避险情绪升高,包括大额存单在内的“无风险”投资产品更加受到青睐。
尽管大额存单的利率逐渐走低,但仍受投资者的青睐。以北京地区的情况来看,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大额存单利率在今年9月份下降后,目前保持相对稳定。整体来看,国有大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一般能达到3%左右,股份制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在3.25%至3.3%之间,城商行同类产品利率在3.25%至3.4%之间。
多位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尽管大额存单利率已经连续多次下调,从去年的4%左右降至目前的3%左右,不过,投资者对大额存单的青睐有增无减。某城商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该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已经降至3.45%,已经低于3年普通定期存款3.5%的利率水平,仍有投资者选择购买。
“即便大额存单的利率在下调,但并不影响投资者抢购的热情,目前大额存单产品额度显示为‘售罄’。”一位城商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
有些银行已无大额存单产品发放。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称,“目前该行北京分行大额存单已经连续两三个月没有额度,需要等通知,目前没有释放计划。”
《证券日报》记者在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上查询大额存单额度时发现,20万元起存的3年期大额存单额度多显示不足或已售罄。
发放量仍有稳健扩张趋势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在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引导和鼓励存款端利率的下降。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杜阳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深化提升了大额存单发行的灵活性,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身负债管理能力,变“被动吸收”为“主动管理”。在利率市场化机制作用下,银行业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大额存单特点,增强主动负债意识,合理安排资产分配,避免流动性错配以及负债成本盲目拉高等问题,使金融机构能够有更多让利于实体企业的空间。未来,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以及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预计银行在负债端更加注重成本管理,存款利率稳中有降,存贷利差位于合理水平。
在明明看来,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出现下调,是顺应长期利率下行趋势的必然之举,也是促进投资与消费的配套措施。银行在“金融让利实体”的要求下不断压降实际贷款利率,因此需要通过存款利率下调来降低负债端成本,从而维持稳定的息差,确保经营发展。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当前,应抓住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存款增长较快的有利条件,积极稳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推动存款利率“两轨并一轨”,不断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考虑到中小银行负债吸储难度大、成本高,在存款并轨过程中,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中小银行采取更大的利率浮动幅度。同时,通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等方式,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管,保持存款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推动银行理性吸收存款并降低负债成本。
“当前,实体经济复苏仍面临一定压力,银行业需要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稳固实体经济恢复基础。在此背景下,主动进行负债管理仍是银行业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发力的领域,大额存单作为存款产品的一种,虽然其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调,仍是银行揽储的重要渠道之一,预计大额存单发放量仍有稳健扩张的趋势。此外,从发行主体来看,中小银行发行大额存单的动力更强,由于其在存款稳定性等方面弱于其他商业银行,故增加大额存单发行量是其提高揽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杜阳表示。
(责任编辑:娱乐)
-
中新网11月22日电记者 吴涛) 记者22日获悉,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刘强东本人捐款1亿人民币,京东集团及个业务集团也会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大幅扩充“员工子女救助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为切实做好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优化辖区消防安全环境,按照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统一部署,近日,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电动车销售门店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饶舒玮 新京报讯 10月18日,据克而瑞物管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并购市场整体降温,截至2022年9月,23家上市物企发起39起并购,并购交 ...[详细]
-
眼下,全国秋种进入高峰期。冬小麦播种已完成39.6%、冬油菜已播48.9%,进展顺利。连日来,河南省紧抓天气晴好时机,积极开展冬小麦播种,预计全省播种面积将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在叶县高标准农田示范 ...[详细]
-
国家卫健委: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快速传播,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上升明显,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 ...[详细]
-
纽约联储模型显示,明年衰退概率逼近疫情峰值。对于衰退的担忧正使投资者对于未来的政策路径的判断与美联储之间产生偏离。市场开始押注,美联储为应对物价压力将前置加息,随后提前“投降”降息。芝商所CME)利率 ...[详细]
-
Meta Platforms(META.US)收购GIF图片搜索引擎Giphy的交易今日被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再次叫停。Meta同意放弃交易,而Giphy将另寻买家。这一最终决定标志着全球监管机构首次迫 ...[详细]
-
成立6年多,盒马依然在试错。最新消息是,‘盒马邻里’撤出杭州、南京,仅在上海大本营保留该业务形态。去年7月,该业务正式推出时,被寄予众望。侯毅称其为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战略项目,上线3个月,开店超400家 ...[详细]
-
踔厉奋发启新程 勇毅前行向未来——基金行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证监会发布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基金业协会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首要任务,引领基金行业在学、悟、干上出实招,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基金行业党员群众纷纷表示要在全面学习、全面 ...[详细]
-
债市收盘| 期货现券窄幅波动,地产债跌势未止,金地集团债券领跌
财联社10月18日讯编辑 刘海)国债期货今日小幅收涨,现券窄幅波动,地产债延续弱势,“21金地04”跌超52%。资金面平稳,隔夜加权平均报在1.12%,机构称,短期维度上, 10年国债或围绕中枢上下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