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李德群院士逝世!家族“一门三院士”
缅怀,缅怀李德群院士逝世!李德家族“一门三院士”
我国著名材料成形专家、群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士逝世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德群,族门因病医治无效,院士于2022年9月5日10时34分在武汉逝世,缅怀享年78岁。李德
李德群教授。群院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
李德群为江苏省泰县人,士逝世于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族门他的院士两位堂哥——李德仁和李德毅,一位是缅怀世界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中国科学院院士、群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位是自动驾驶泰斗,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爱我中华、兴我家邦”,是李德群曾祖父于1890年光绪年间亲笔手书80字家训中第一句,至今仍悬挂在他家院士旧居厅堂上。兄弟三人也谨遵教诲,都在留学海外之后,放弃国外发展机会,归国做科研。
1986年,李德群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访学,并收到了留美工作的橄榄枝,其薪酬相比国内当时的月工资而言,是一笔天文数字。然而,他却毅然选择回国,加入筹建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率先开创数字化材料成形研究的新方向。
作为材料成形专家,他秉承“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用敢拼搏、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实现了我国该领域与发达国家之间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表面模型”的概念和思路,至今仍是塑料注射成形模拟研究领域的主流技术;他和团队研发出我国首个国产塑料注射成形模拟系列工业软件,被广泛用于国防、汽车、电子等关键产业的1000余家单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科研上,他不断进取,引领着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三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育人上,他不遗余力培养晚辈,诠释了材料报国、重德育才的师者之心,2022年,由他领衔的材料学院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团队,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面对荣誉,李德群曾说:“我个人的作用有限,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感谢党的正确领导,感谢我们的新时代。”
院士千古
愿一路走好!
责编|翟巧红 编辑|行家玮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陈晓彤
(责任编辑:休闲)
-
险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出炉!需符合7项条件,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产品
继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和公募基金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的相关办法后,保险版的实施规定也于近日出炉。11月22日,界面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11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 ...[详细]
-
3600股下跌,两市成交额年内新低,3只新股大幅破发!市场向何处去?高善文最新发声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新的一周开始,A股各类指数继续调整,行情仍未见好转。大盘全天低开后弱势震荡,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600只个股下跌。沪 ...[详细]
-
图为位于马里兰州米德堡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CFP供图来源:法治日报 编者按9月5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分别发布了关于西北工业大学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调查报告。调查发现,美国国 ...[详细]
-
随着美联储和多家央行遏制物价上涨的承诺变得越来越坚决,全球央妈们在本周料将进一步对高通胀“宣战”!根据业内统计,预计全球央行在周二9月20日)至周四9月22日)短短三天的议息会议密集期里,接二连三地宣 ...[详细]
-
【金融街论坛】Visa公司副总裁张兆阳: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北京11月23日电黎轲)11月23日上午,2022年论坛年会“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场论坛在京举办。Visa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政府事务负责人张兆阳在演讲中分享了Visa在 ...[详细]
-
中新网9月19日电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为增加中秋、国庆等节日市场供应,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投放了两批中央猪肉储备,近日还将投放第三批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记者 史丽 摄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雁争)9月19日,为期4天的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 ...[详细]
-
来源:经济观察报导读壹 ||95后周京辞去公职去看世界杯,这是他的第一届,也是青春的最后一届。梅西今年35岁,他会不会参加下一届,周京不知道。但如果周京不来,可能是他人生最后悔的事情。贰 ||视障 ...[详细]
-
参考消息网9月19日报道 据法新社9月15日报道,从17日起,数十件古代贝宁王国皇宫的青铜器物将在柏林进行最后一次展出,随后将被归还给尼日利亚。它们曾在殖民时期被盗走。报道称,这些非洲著名文物一路颠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