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暴跌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文 范欣
张朝 近期,加密越来越多的货币加密货币价格出现暴跌,比特币价格半个月内就跌了近1万美元,暴跌最低跌至2.1万美元附近,层次以太坊价格则逼近1000美元关口,原因部分近两年才出现的加密加密货币如UST币甚至已经崩盘。据CoinGecko统计数据显示,货币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已跌破1万亿美元,暴跌为2021年1月以来首次。层次
对此,原因业界普遍认为,加密肆虐的货币通胀引发了美国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推动了加密货币价格的暴跌下滑。6月15日,层次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原因为1994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一度逼近3.5%。美元当前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交易与流通货币,是全球风险资产的锚。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全球流动性快速收紧,带来全球风险资产价格的重估,以美国股市为主的全球风险资产价格近期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加密货币作为一种高风险的金融资产,其价格大幅下跌就成了必然,而且,加密货币波动性显著高于其他资产,可以将其视为风险资产价格走势的先行指标。
其实,自加密货币诞生以来,对其属性的争议就一直不断,很多加密货币的创始人认为加密货币应用了区块链技术并实现了去中心化,具备流通和储备的功能,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货币。但这一论断显然禁不起认真推敲,因为现代货币的发行机制是经历了上百年才逐渐完备起来的,加密货币的出现不过才十余年。
通常而言,一国货币发行的基础在于其国债的偿付能力或者说是整体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收入越大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就越强,反之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就差。反观加密货币,其本身发行并没有相应的抵押物作为稳定其币值的有效支撑,仅仅是控制发行数量,即使是后续新涌现出的锚定一国法定货币的加密货币,其币值也没有对应机制来保证,只能靠不断出现的投资者购买来维持其币值。勉强算得上能稳定其币值的只能说是加密货币“挖矿”用电和购买设备所产生的成本了,但由于早期“生产”加密货币成本较低,一旦市场走势逆转,早期低成本持有者就会大量抛售,导致市场暴跌。
加密货币的市场表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以认可度相对较高的比特币为例,比特币的价格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前比特币最高价格为1万美元,在美联储将实际利率降到零以下后,比特币价格呈现出突飞猛进的上涨态势,在2021年末最高曾上涨至67965美元。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升温,比特币价格一直处于快速下降的趋势之中,当前价格较最高价已跌去70%。其他加密货币的走势基本与比特币相似,不同的是由于市场认可度低于比特币,很多加密货币的波动性较比特币而言则更强,在风口期可能上涨超万倍,而一旦风口过后则可能快速崩盘。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市场流动性格外宽松,叠加比特币大涨的带动效应,市场上各式各样的加密货币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基于加密货币的稳定币。简单说就是设计两种加密货币,一种加密货币与美元挂钩,另一种加密货币与前者挂钩,再设计一套兑换规则,以高昂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进入。
以不久前刚刚崩盘的UST币与Luna币为例,设计者将UST币与美元挂钩,挂钩比例为1∶1,将Luna币与UST币挂钩,宣称投资者投资UST币可获得一年19.8%的固定利息收益。由于有较高的利息作为支撑,因此吸引了很多投资者,随着投资者的陆续进入,Luna币和UST币的价格水涨船高,当买入和持有UST币的收益与持有现实中的货币收益相等后,就意味着投资UST币将没有超额收益。更进一步分析,这个稳定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接近20%的超高收益率由谁来提供、如何维持,现实中设计团队其实一直是在烧钱和通过吸引新的投资者进入来维持这一高收益率,这其实也注定了这种稳定币的崩盘。
熟悉货币史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类似的金融产品其实在货币发展历史上层出不穷,UST币和Luna币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加密货币的外衣罢了。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票号,将银子存入票号,票号给老百姓出具银票,银票重量轻好携带,且具备流通、储藏和抵押职能,可以说票号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商业银行。与现代银行体系相比,当时的票号最大问题在于缺乏中央银行的管控,且因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票号的货币乘数可以做到无限大,这样就会有居心不良的票号老板用提高利息的办法大肆吸引存款然后卷钱跑路,即使正常经营的票号一旦遇到流言造成储户挤兑也就只能破产,储户的权益无法得到保证,相信看过《乔家大院》的人都记得乔致庸化解挤兑的桥段。从这个角度看,加密货币其实就是银票,稳定币就是银票的银票,其设计者就是票号,当票号出现挤兑的时候,银票的价值必然大幅下跌,银票的银票也就是稳定币价值也自然会归零。
从上述分析就可以看出,加密货币的根本属性并不是货币,只能称之为一种风险资产,其价格受现实世界货币的价值也就是利率的影响,且由于其发行没有等价抵押物,因此波动率高于其他风险资产,基于加密货币设计的稳定币因底层根基的设计缺陷甚至连风险资产都算不上,更像是庞氏骗局,未来各国一定会加大对加密货币的管控。投资大师巴菲特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比特币的属性进行了清晰的判定,他认为比特币不仅没有任何价值,还会动摇政府的可信度,这也是全球很多国家禁止加密货币的原因。
(责任编辑:休闲)
-
国家药监局网站今天9月1日)发布了关于《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政策解读。具体解读如下:一、《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的背景是什么?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购已 ...[详细]
-
分析师Tayo Okusanya在对24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一家房地产运营公司进行了首次覆盖的研究中,给予WeWork(WE.US)“跑赢大盘”评级,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这家灵活空间提供商“处于行业 ...[详细]
-
赌注加倍!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押注105亿美元做空28家欧洲公司
每经记者 张凌霄 每经编辑 高涵 据彭博社6月23日报道,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披露了对28家欧洲公司进行的总共105亿美元的空头押注,押注金额几乎是上一周的两倍。数据显示,上周桥水做空18家公司的 ...[详细]
-
◎记者 魏倩最近,至少有10家银行的股权在挂牌转让,其中廊坊银行、昆仑银行股权转让附带董事席位。银行股权转让各有原因,但共同点是“接盘方”难寻。正在挂牌转让的银行股权,特别是小银行股东转让的少量股权, ...[详细]
-
[TechWeb]11月21日消息,据境外媒体报道,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周一接受采访时证实,台积电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立目前最先进的3纳米晶圆厂。据悉,张忠谋表示,3纳米工厂将与5纳米工厂位于亚利桑那州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记者 黄翔6月21日晚,000063)公告,因疫情持续影响募集配套资金事项的推进,公司综合考虑股东的利益、资本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的资金状况 ...[详细]
-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6月21日文章,原题:拜登的对华政策是一条自毁之路 拜登政府似乎不计成本或后果地决心投射一种形象:美国仍然是世界的霸主。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被误导的傲慢,与全球的主要现实背道而驰。美国 ...[详细]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股债两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中国资本市场关键十年呈现六大结构性变化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6月23日讯记者 林坚)“十年来,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9%,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3%,两个市场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场投资者超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实习生 李佳媛 北京报道 9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8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20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1%,跌幅与上月持平。这也 ...[详细]
-
来源:无冕财经社区团购集体“熄火”,烧钱的京喜必然被弃,对京东来说,下沉之路困难重重,下一步该怎么办?作者:海棠葉“这是京东19年来最艰难的一次618,谈不上完美,但很满意。”6月19日,京东CEO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