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生态黑马二闯港股:KK集团营收翻倍增长,盈利却无期限?
曾依赖门店扩张增加营收的新零KK集团目前尚未盈利,现金流紧张情况下资本“输血”就显得尤为重要
《投资时报》研究员 卓逸
黄色集装箱,售生白色货架,态黑高耸入云的马闯饰品墙,超大面积门店,港股给顾客提供一站式的集团购物体验。国内潮流零售企业KK集团,营收盈利就是翻倍凭借这样装修吸睛、高颜值的增长门店,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却无期限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新零我国潮流零售市场规模极速扩张,售生由2017年的态黑1510亿元增至2021年的2534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403亿元。马闯而自2015年创立以来,港股作为一家潮流零售企业,KK集团经历7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将近50亿,门店拓展至700多家。
近日,KK集团二度递表港交所,开启了新一轮资本市场征程。本次IPO,该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拓展门店网络、提升数字化程度、优化供应链及分销渠道、补充营运资金。
然而,尽管KK集团营业收入保持翻倍增长,但该公司仍处亏损状态,报告期前期门店极速扩张后,2022年公司门店增速明显放缓。为调控成本,该公司还取消了对加盟店的资金扶持政策。
此外,公司负债连年攀升,现金流持续流出。在美妆潮流零售赛道竞争加剧背景下,潮玩零售领域不敌,门店渗透率不及,该公司仍有待培育核心竞争力。
针对上述情况,《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该公司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KK集团于港交所二度IPO之路是否会顺畅?
快速扩张后门店开始收缩
可以说,KK集团顺利乘上了Z世代驱动下潮流消费东风。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10月31日(下称报告期),KK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16.46亿元、35.24亿元和30.67亿元,2020年和2021年的同比增长率为255%和114%,实现翻倍增长。
尽管营收保持高速增长,但KK集团各年度仍处经营亏损状态,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5.15亿元、-20.17亿元、-56.81亿元和1.89亿元,年度亏损处于逐渐扩大的趋势之中。而2022年前十个月,公司利润情况有所好转,但全年能否实现扭亏为盈还待披露。
亮眼的营收与持续亏损背后是高速的门店扩张。《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2019年末,KK集团仅有211家门店,时至2021年末已暴增至721家,增超两倍,门店数量扩张迅猛。
事实上,KK集团营收大幅增长,也依赖于自有门店与加盟店的数量的同步扩张。同时,公司在此阶段持续亏损也与门店数量大增有关。KK集团在招股书中解释称,由于大量初始投资被用于门店网络的快速增长,公司利润增长不及预期。
此后,KK集团开始实施门店网络优化措施,这其中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关闭特定加盟店,重新开设自有门店,以延续在该地区业务覆盖;其二,通过收购设立相关加盟店的合资企业的股权,将现有的加盟店转换为全资店;其三,收购非全资子公司的股权,将现有非全资门店直接转换为全资门店。
截至2022年10月30日,该公司已经将144家加盟店及206家非全资门店已转换为全资门店,经过计算,除去转化为全资门店的加盟店外,加盟店数量减少68家。当前的门店综述仅为701家,相较2021年底减少20家。
而自2021年起,KK集团门店总数增速也开始放缓,目前还停止了对加盟店提供贷款及垫付资金的政策。此资金政策主要指的是以贷款及垫付款形式向加盟商提供财务支持,垫付款包括水电费用、营运相关费用以及初步门店装修及开业相关费用等。
这一策略减少了加盟的吸引力,后续可能会造成加盟商数量的持续减少,减缓该集团门店扩张速度。
是持续扩张规模还是将视角关注到盈利上,对KK集团来说,或许是个难题。
KK集团分类型的门店数量情况(家)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核心竞争力显不足
从业务条线来看,创立于2015年的KK集团,品牌定位为生活方式迷你卖场,主要提供契合生活日用场景的各种国内和进口的多元品类商品。2019年5月,公司推出第二个品牌KKV,品牌定位为综合性生活方式潮流零售店。2019年9月,其推出第三个品牌THE COLORIST,品牌定位为美妆潮流零售集合店,其中彩妆占比较高,同时也涵盖护肤品、个护等品类。2021年3月KK集团推出X11,品牌定位为潮玩文化零售店,销售涵盖手办、公仔、拼装模型等。
可以看到,KK集团旗下的上述四个品牌,向消费者提供横跨14个主要品类中超过2万个SKU的各种潮流产品,涵盖美妆、潮玩、食品及饮品、家居品、文具等所有主要核心生活用品类别。有人视之为另类的大型杂货店,但公司核心竞争力并不显突出。
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KK集团的毛利率分别为27.1%、30.4%和37.6%,与同为港股上市的名创优品毛利率相当,但在门店渗透率上二者相差甚远。截至2022年9月30日,名创优品门店的数量为5296家,而KKV和KK馆门店合计仅为442家,仅为名创优品门店数量的8%左右,在市场占有率及规模优势上差距明显;在潮玩零售领域,KK集团的X11品牌在2020年及2021年的毛利率仅为40.4%和43.4%,而同期泡泡玛特达到63.42%和61.43%,毛利率悬殊;此外,近年来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国潮品牌突显发展之势,美妆潮流零售赛道内的老牌美妆连锁店屈臣氏、定位高端的全球美妆购物平台丝芙兰等依旧强势,KK集团的THE COLORIST的品牌知名度亟待提升。
综合来看,KK集团在四个细分品牌领域内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待提升。公司核心消费群体为“Z世代”青年,其接受新鲜事物快,丧失兴趣同样也很快,当各个门店成为网红打卡地之后,能永久留住消费者的还是核心竞争力,这才能使得公司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KK集团分品牌门店毛利及毛利率情况(千元)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经营净现金流压力大
对企业来说,现金流的主要增量是净利润,报告期内KK集团连年亏损,现金流压力也逐渐加大。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KK集团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81亿元、-3.14亿元和-5.90亿元,现金流持续流出,缺口逐渐增大。
当前KK集团主要靠融资来“补血”,目前已完成七轮融资,融资总额将近50亿元。历史投资者包括深创投、璀璨资本、经纬中国、CMC资本、阿里巴巴、洪泰基金等,最新一轮F轮融资3亿美元,京东领投,新天域资本、CMC资本等跟投。
值得注意的是,KK集团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的负债总额一路上涨,由21.64亿元激增至138.3亿元,负债规模增至六倍,净资产为负,资产负债率为负。在高负债与现金持续流出的状况下,若资金链出现问题,将面临资不抵债的状况。
同时,截至2022年12月31日,KK集团提供给加盟商的贷款仍有0.32亿元尚未收回。
(责任编辑:娱乐)
-
3.46万亿元!今年前10个月上海市进出口同比增长5.3% 占全国比重10%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上海证券报记者11月22日从上海海关获悉,前10个月,上海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3.4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3%,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占全国外贸进 ...[详细]
-
“海外赌王”仰智慧咋了?上海公安出手,其所持*ST中潜股权遭冻结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21日,据界面新闻援引媒体消息,澳门娱乐大亨洗米华案将在9月2日下午开审,控方证人超过90人。洗米华原名周焯华,此番被控告不法经营赌博、相当 ...[详细]
-
【俄媒:俄拟建立本国App商店 并强制预装】财联社6月23日电,俄新社22日报道,俄罗斯联邦政府向国家杜马提交了一项关于建立俄罗斯移动应用商店的法案,该商店将强制预装在技术设备上。 ...[详细]
-
财联社6月23日电,据美国《国防杂志》网站消息称,美国研发了一项RoboSkin技术,可让机器人获得触觉感知。美国BeBop Sensors公司研发了一种厚度小于1毫米的柔韧材料,可安装在机器人机械手 ...[详细]
-
刘强东要为十几万德邦小哥缴齐五险一金中新经纬11月22日电 22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发布致京东全体兄弟们的一封信,提出要以高管降薪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待遇。刘强东在信中特别提到,要让工作 ...[详细]
-
【“小鹏”的“高科技” 没被“正确开启”?】小李有辆小鹏轿车,她说前段时间使用自动泊车功能后,很放心地跟姐妹聊着天,结果车子直接怼到别人的车上了...她对这个高科技产生了怀疑,不敢再用了。小鹏方面说, ...[详细]
-
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 ...[详细]
-
丰田在美国召回661辆2023年斯巴鲁Solterra和丰田bZ4X汽车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披露,6月23日收到报告,丰田汽车计划在美国召回661辆2023年斯巴鲁Solterra和丰田bZ4X汽车。车轮上的轮毂螺栓可能会松动,导致车轮在低里程使用后从车辆上脱落,增 ...[详细]
-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WTI指数加权波动区间整体维持在83-93美元之间,期价虽较前期绝对历史高价有所回落,但目前依旧处于历史高价区间当中。短期看伊朗原油供应是否顺利回归、OPEC+组织原油产量调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一则公告,让董卿老公、上海百亿富豪密春雷,站在风波口。最新公告,密春雷收到证监会处罚,旗下上市公司即将退市,涉及超3万股民投资者。对密春雷的动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