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贷款“明显增长”目标如何落子?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中国银保监会的明显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小微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50万亿元,贷款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1万亿元,目标同比增速近25%;有贷款余额户数3358.1万户,何落同比增加近785万户,明显增长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户数高于年初的贷款“两增”目标。
从近日各家上市银行公布的目标数据看,普惠小微贷款规模稳步上升、何落利率普遍下调、明显增长资产质量普遍提升,小微与银行强化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息息相关。贷款
2022年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并未针对金融机构设立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的目标,但提到普惠小微贷款要“明显增长”以及“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等。何落业内人士认为,从实践看,下一步,银行需要重点解决发放“信用贷”面临的缺信息、缺抵押、缺担保、缺征信和缺渠道等难题。
小微金融线上化势头明显
此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披露数据称,近4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了25%,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了2个百分点。
从近期公布的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报看,六大国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均有所增长。如截至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万亿元;有贷客户数191.55万户,比2020年末增加34.83万户。再如2021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53.15%,且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下降到了3.96%,比2020年下降了12个基点。
从各家银行资产质量上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普遍下降。如截至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1.16%,较2020年末下降1.02个百分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增加、质量提升、贷款利率下降的背后,与银行增加科技赋能不无关系。
副行长徐守本介绍称,在报告期内,该行加快数字普惠建设,持续完善专属的产品线,打造“用工贷”“跨境贷”等特色产品,可以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适配性;在运营上,筑牢“科技+风控”的优势,搭建对外开放交互、内部充分整合的普惠金融服务新平台,构建智能化、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有效降低风险成本与运营成本,保持商业可持续。
交行方面也表示,该行正在加快普惠数字化转型,依托“普惠e贷”打造线上综合融资产品体系,实现线上标准产品与个性化场景定制产品“双轮驱动”;线上标准产品实现抵押、信用、保证等多种方式自由组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与工商联和第三方数据平台合作,在供应链、科创、乡村振兴、医保、双创、个体工商户等重点领域实现场景定制。
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工行线上普惠贷款的余额和增量,分别占到普惠贷款余额的78%和94%;首贷户同比增加五成;小微企业信用贷、制造业小微企业占比持续提升。亦在其业绩报中披露道,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线上化小微贷款产品余额7130.99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2560.29亿元,增长56.02%。
风险防控十分重要
自2019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对国有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做出量化增速要求,其中在2019年提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2020年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2021年对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要求再次回到30%。
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未继续给大行普惠小微贷款设定具体增速目标,而是要求“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
中行研究院分析认为,未设定具体的量化目标考虑了多种因素。一方面,连续多年经历高增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基数达到较高水平,继续维持高增速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服务普惠小微企业迈入由量到质的关键期,金融支持要直击根本矛盾,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小微企业硬实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
郭树清指出,我国现在有1.2亿家企业,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根据工信部、工商联、中小企业协会等各方统计,能够拿到银行贷款服务的小微企业客户占到了30%左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银行落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还有很大空间。
中行副行长王纬指出,展望2022年,综合考虑当前形势和监管要求,初步计划普惠金融贷款新增3000亿元,与2021年保持同等的增量水平;同时将围绕着“线上产品提升年”的要求,使线上贷款新增占比超过当年新增贷款的50%。
不过,王纬坦言,在资产质量方面,我们判断普惠金融贷款整体的资产质量是可控的,但客观地看,目前的不良资产水平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当前普惠贷款的资产质量。一是这些贷款是近3年发放的,时间还短;二是目前国家的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还在继续实施,所以风险暴露可能相对滞后。
因此,下一步风险防控十分重要。方面称,该行打造了“政策+技术”的普惠金融风控工具箱。即应用智能风控体系,整合前中后台政策、制度、数据、工具,建立普惠业务重点问题库,持续完善监控预警、风险排查、客户评分、反欺诈等风险控制技术工具。2021 年,建行风险预警系统(RAD)对小微企业不良客户预警覆盖率超过80%;风险排查系统(RSD)自动排查7897.12 万笔线上业务,有效拦截问题业务35.71万笔。
工行方面亦指出,下一步要统筹做好发展与风控,遵循“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风控路径,强化数字化风控,加强资产协同管理;持续完善适应普惠金融业务特征的全流程风险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普惠金融量的稳定增长与质的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综合)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近日,西安市住建局与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省分行等7家银行签订《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间,7家银行将对西安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提 ...[详细]
-
RTX 4090频频烧毁:16针电源线竟有两种版本!其一很可疑
RTX 4090接连不断出现16针供电接口烧毁的问题,但无论是NVIDIA还是AIC厂商都没有真正解释到底怎么回事,也没有召回之类的措施。执着的媒体们依然在不断挖掘,不断发现新的秘密。Igor‘sLA ...[详细]
-
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1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8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7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具体情况如下:M ...[详细]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距离个人养老金实施细则落地仅过去10天,市场已硝烟四起。《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11月10日,APP上线了“预约个人养 ...[详细]
-
摘要: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调整,央行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文/《财经》记者 唐郡编辑/张威 袁满11月21日 ...[详细]
-
我国已在相关深水海域发现10余个大中型油气田 海洋成油气增储上产主渠道
来源:经济日报“海洋石油228”船承载着垦利6—1项目中心平台组块抵达浮托作业施工海域。资料图片)近日,渤海亿吨级大油田——垦利6—1油田最大区块7座平台全部完成海上安装,为项目按期投产打下基础。垦利 ...[详细]
-
融创房地产拟整体重组全部境内债券:存续规模约154亿元,正进行条款磋商
澎湃新闻记者 李晓青11月15日,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融创房地产集团正准备对其境内的债券进行整体重组,目前正在对重组条款进行磋商。截至目前,融创房地产存续境内债券及关联ABS规模合计约154亿 ...[详细]
-
人民币中间价调升478个基点,机构称汇率逐步趋稳回升的大方向不变
11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421,上调478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0899,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7.0378,上日夜盘报收7.0710。美元指数14日显著上涨。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 ...[详细]
-
中铝集团总会计师叶国华:建议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 王雨晨)11月21日至23日,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在议题为“金融助力产业革新与全球合作”的论坛上,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叶国华发表了演讲。叶国华表示:“有 ...[详细]
-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1月15日消息,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1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8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7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