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毕业生注意:超70亿国家助学贷款减负红包来了
今年疫情冲击下,业生超千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注意助学而不少毕业生面临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息,超亿经济压力较大。贷款为此国家出台纾困政策。减负
近日,红包财政部、业生教育部、注意助学人民银行、超亿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贷款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免除毕业生今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减负并延期1年偿还本金。红包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读称,业生本次措施的注意助学出台,预计减免利息20多亿元、超亿可申请延期偿还本金50多亿元,有助于缓解贷款学生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帮助学生维护个人信用记录,促进其顺利就业,惠及400多万高校毕业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根据《通知》,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1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风险分类暂不下调。
这意味着,不仅今年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此次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延期偿还本金新政,以前年度毕业生在今年需要偿还本息学生也可以享受。当然,已经结清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自然不在此次政策资助范围内。
那么此次免除贷款利息究竟如何界定?学生是否需要申请?
上述负责人表示,此次免息学生不需申请,由承办银行直接办理。对于2022年新毕业的贷款学生,因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免除的是自毕业进入还款期后,在2022年年内个人应付的利息。对于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免除的是2022年内应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以及以前年度的逾期贷款在2022年内产生的罚息。
以前毕业年度部分学生可能今年已经偿还了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对此承办银行将已扣收的应免除利息退回个人账户。
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除无需申请,但延期偿还本金则需要学生本人通过承办银行相关渠道去申请,否则今年默认按原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金。目前,承办银行的相关申请渠道正在开通过程中,开通后将及时告知贷款学生,请贷款学生关注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热点)
-
作者|ByArsT第二代骁龙 8如约推出,在我们看来,未来一年内Android平台手机的发展路线已经被彻底敲定了。如果对这场发布会有所关注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从发布会开始到结束,高通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近日,期货日报记者获悉,因采暖季到来及近期铝价走势低迷、企业盈利不佳,河南三家铝厂涉及总产能109万吨电解铝企业计划减产10%—15%,预计影响年化产能11万吨左右。企业表示近期安排停槽 ...[详细]
-
安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面积,贡献全省约26%的进出口额
转自:安徽新闻网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两年多来,这片制度创新的先行区,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开拓进取,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 ...[详细]
-
@郑州发布10月30日,记者从郑州航空港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富士康将统一组织人员和车辆,全力以赴确保富士康员工顺利安全返乡。据了解,本次疫情发生后,航空港区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组建省市专家指导团队,开 ...[详细]
-
11月23日,从技术上来看,周二上涨在107.85之下遇阻,下跌在107.10之上受到支持,意味着美元上涨后有可能保持下跌的走势。如果美指今天上涨在107.70之下遇阻,后市下跌的目标将会指向106. ...[详细]
-
韩联社10月31日报道,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31日表示,截至当天上午6时,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已造成154人死亡、33人重伤、116人轻伤,合计303人。伤亡人数较截至前一天下午发布的数值286人) ...[详细]
-
4963家A股公司前三季度“成绩单”揭晓: 营收净利双增 科创企业业绩亮眼
本报记者 吴晓璐 邢 萌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和“压舱石”,在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业绩良好,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难能可贵。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1时,A ...[详细]
-
这项收购是强生公司去年宣布剥离消费健康业务以来的首笔大型收购,也是强生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项目之一。全球医疗器械巨头强生公司11月1日表示,将以1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人工心脏制造商Abiomed, ...[详细]
-
小康人寿连亏12年:因噱头营销风险被通报后,又有2款产品被叫停
小康人寿两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被监管叫停。近日,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对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小康人寿的两款增额终身寿险,因 ...[详细]
-
近期,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针对不法分子通过微信宣传、招徕和组织旅游团队活动的违法行为,持续进行深挖细查,依法严厉打击,会同相关部门打掉多处旅游购物场所,依法查处多起通过微信非法组织京外旅游案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