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如何服务和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高法发布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王巍 记者 王俊 北京报道
6月23日,法院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报告(2019-2022)》,何服全面总结人民法院发挥司法职能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和湾区报告从完善机制、保障布报司法交流、粤港法规衔接、建设完善营商环境和跨域司法服务五个方面介绍了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高主要情况。
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法院法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
最高法表示 ,何服服务、和湾区保障、保障布报支持、粤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设是最高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重大时代使命,也是法院法人民法院工作创新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
广东省各级人民法院主动作为,内地人民法院与港澳签署合作纪要,形成横向协调纵向贯通工作格局。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关于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关于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关于支持和保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关于支持和保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的意见》等多项司法文件,筑牢制度保障基础。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清单+台账”方式推动46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累计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经验20余项,积极推进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落细。
深化司法交流合作,打造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新示范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人民法院不断加强与港澳司法交流,深化合作水平,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三地融合发展迈向新台阶。
巩固拓展交流渠道。延续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高层论坛、内地与港澳司法高层互访、内地与港澳审判专题研讨等交流机制,不断创设粤港澳大湾区案例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案例研讨会,“前海法智论坛”等粤港澳司法合作新平台,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推进专业研修交流。持续推进国家法官学院与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项目,建立完善精通三地法律的法官培养机制;举办澳门司法范畴培训班,实现澳门法官全员内地研修;举办涉港澳审判培训、司法保障专题培训班等,加强跨境法律人才培养。搭建参与司法工作平台。最高人民法院邀请港澳专家担任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出台司法政策支持港澳律师内地执业。广东法院积极探索选任港澳人士担任人民陪审员,邀请港澳人士担任特邀调解员,试行港澳专家法律查明制度等,支持港澳同胞参与人民司法工作。重视青年培训实习就业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港澳法律生内地暑期实习项目,国家法官学院举办首期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法律人才研修班,深圳法院接收内地高校港澳学生开展岗位实习,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参与国家法治建设。
畅通司法法律规则衔接,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点。推动司法法律规则衔接,是人民法院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谱写“一国两制”在司法领域新篇章的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区际司法协助体系。最高人民法院在已与香港签署5项、与澳门签署3项司法协助安排的基础上,三年(2019年-2021年,下同)来分别又与香港签署3项司法协助安排和1项司法协助文件,与澳门签署2项司法协助安排,具有中国特色的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完善民商事判决认可和执行机制。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签署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覆盖两地民商事领域90%以上生效判决;内地与香港婚姻家庭民事案件判决实现互认与执行,被誉为两地司法协助领域最聚焦民意、最贴近民生、最合乎民心的创举。完善仲裁领域协助机制。最高人民法院与港澳先后签署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内地与香港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补充安排等,实现内地与港澳仲裁协助全流程覆盖,支持港澳法律服务业发展壮大。完善送达取证协助机制。修改完善内地与澳门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和调取证据安排,建立司法协助网络互通平台,实现送达取证协助全流程在线转递、在线审查、在线办理和在线追踪,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至原来的五分之一;授权南沙、前海、横琴三家法院与澳门直接开展司法协助,科技助力区际司法协助提速增效。
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优化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扎实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区域治理模式创新,是人民法院坚持服务保障大湾区高水平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点内容。人民法院不断提升大湾区发展活力,促进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公正高效审理案件。三年来,大湾区内地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涉港澳案件5.36万件,依法维护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持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加大对非公有制财产保护力度,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建设,服务生活便利、社会安定的美丽湾区建设。坚持创新引领。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医药专利诉讼制度,充分发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和深圳知识产权法庭作用,推动设立粤港澳知识产权联盟,聘请港澳人士担任知识产权咨询专家,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强化金融司法保护。发布《关于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提供司法保障实施意见》,适用“支持诉讼+示范案件”机制审理证券侵权纠纷案,支持大湾区金融产业发展。发挥破产制度保护挽救功能。内地与香港建立跨境破产协助机制,加强跨境贸易投资方面的法律确定性,公平高效实施跨境破产管理;大湾区内地人民法院审结一审破产案件1.31万件,依法出清“僵尸企业”,助力危困企业恢复生机;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和成立深圳破产事务管理署,办结内地首宗个人破产清算、重整、和解案件,促进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完善跨域司法服务,满足“港澳所需”“湾区所向”
增进民生福祉是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法院出台各项便民惠民举措,不断增强大湾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大湾区内地人民法院100%提供跨域立案服务,当事人可通过选择就近的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起诉材料,“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推广涉港诉讼文书“E键送达”,有效提升跨境送达效率;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创建授权见证平台,将授权见证用时从30天缩短到5分钟,便利港澳居民参与诉讼。加大跨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度。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建立“三位一体”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广东法院依托社会力量和线上调解平台调解案件111.9万件,邀请符合条件的港澳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回应湾区民众多元解纷需求。联动港澳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创新涉港澳商事纠纷诉源治理新机制,融合港澳司法实践有益经验,完善促进调解机制和“诉非衔接”机制;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实行“内地+港澳”调解员“双调解”模式,联动港澳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责任编辑:知识)
-
银行又双叒获得股东增持了!11月21日,公告,公司股东江苏交控全资子公司云杉资本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于10月20日至11月18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1.08亿股,增持比例1.05% ...[详细]
-
又有六家公司拿到重磅批文:华夏、招商、平安、兴银、淳厚、中金
刚刚获批!又有六家公司拿到重磅批文:华夏、招商、平安、兴银、淳厚、中金原创 方丽 陆慧婧 自去年首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获批以来,此类产品何时扩容一直备受业内关注,刚刚,第二批6只产品传来获批消息。4月2 ...[详细]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一、任命应勇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二、任命陈润儿为第十三届全 ...[详细]
-
长江商报消息 近期避险日元持续贬值,4月15日,日元跌至2002年5月以来的最弱水平,美元对日元汇率一度上涨0.4%至126.36。日元成为今年G10货币中兑美元表现最差的货币。日元快速贬值的直接原因 ...[详细]
-
本报记者 吕 东面对已到赎回期的二级资本债,又有银行宣布放弃赎回。日前山东荣成农商银行表示,将不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权。截至目前,已有9家银行在年内没有选择赎回二级资本债。尽管有多家银行不行使赎回权,但 ...[详细]
-
银川:首套结清后可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调为30%
银川:首套结清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调为30%4月20日,据“银川发布”,即日起对银川市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调整,通过调整鼓励职工对公积金的使用降低职工购房负担。政策调整后,缴存职工购买自住住 ...[详细]
-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中国版权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4月2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举办“亚洲知识产权:趋势与机遇”分论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在发言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版权事业迅速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具体来看,中国版权 ...[详细]
-
这个板块景气度“火热”,行业龙头业绩可期!顶流李晓星6千字谈机会!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这个板块景气度“火热”,行业龙头业绩可期!“顶流”李晓星6千字谈机会!焦巍深刻检讨:不再死守“坚决不卖好公司”!邹曦换仓明显年初至今同比涨幅近6 ...[详细]
-
· 美国官员称,如果消失,将重塑政府传播信息的方式。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8日,美国旧金山,一名行人望向推特总部的标志。人民视觉 图随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账号的解禁,推特的混乱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推 ...[详细]
-
“茂名发布”微信公众号19日消息,茂名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根据目前茂名市的疫情防控形势,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就调整有关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一、取消“持48小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