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昨天,今年斤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粮食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产量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我国已经取得十九连丰,保持粮食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斤上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再次提出“1.3万亿斤以上”这个目标,粮食意味着将冲刺“二十连丰”这个目标。产量
粮食产量
【报告摘录】
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今年斤上抓好油料生产,粮食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产量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保持
“每一次丰收都特别来之不易”
我国粮食产量在2015年登上1.3万亿斤门槛,今年斤上2022年达到1.37万亿斤,粮食其中,产量作为口粮的小麦、稻谷等,自给率超过98%。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表示,“粮食的连续稳产丰产,为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战略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也要看到,每一次的丰收,都特别来之不易,尤其是2021-2022年度,夏粮生产中1.1亿亩冬小麦晚播,秋粮生产中南方遭遇六十年不遇的旱情……在众多不确定风险影响下,我们依然取得了丰收,背后是政策、科技等全方位的支持。”
刘录祥说,“藏粮于技,科技为粮食生产插上了翅膀。在未来,持续不断的科技攻关,对未来的粮食生产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种业翻身仗、卡脖子问题攻关、机械化率的提升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提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要从67%提升到73%。”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国耕地有限,培育高产优质的种子尤其重要。如小麦,过去10年中,由于多个重大品种的推广,小麦单产由2011年的322.55公斤/亩增至2022年的390.4公斤/亩。”刘录祥说,“耕地方面,我国实施了多项耕地保育政策和措施,如黑土地保护、南方红黄壤改良、盐碱地改良利用等。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一次提出,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新建4.55亿亩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是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也是未来稳产丰产的重要基础。”
农民增收
【报告摘录】
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拿出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目前,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是组成农民收入的四个部分,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也将是今年我国助力农民增收的四个入手点。
“但是要看到,当前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增收动能有所减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表示。
他以2022年农民收入结构入手,首先提到的是稳定就业。据悉,2022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96%,这是农民增收贡献的大头。在经营增效提升方面,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4.63%,其中六成多来自农业经营收入,吴宏耀说,我国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通过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同时,吴宏耀还提到,财产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53%,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可以挖掘。这一部分的重点是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
此外,吴宏耀还提及了转移性收入,他介绍,转移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0.88%,是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获悉,这将是我国今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入手点之一,而转移性收入也与国家的惠农政策息息相关。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曹晶瑞 田杰雄
(责任编辑:时尚)
-
威马发内部信,公司高管带头降薪!专家:保持定力的企业会坚持到最后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11月21日,一份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的内部信在网络上流传。内部信显示,2022年充满挑战和困难,威马汽车也面临着资金、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压力。“今年10月以来,公司 ...[详细]
-
印度首富105亿美元收购Holcim印度水泥业务,成该国第二大生产商
路透社5月16日报道,印度新首富高塔姆·阿达尼Gautam Adani)的阿达尼集团当地时间周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该集团以105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水泥制造商瑞士豪瑞公司Holcim)在印度的水泥业务的 ...[详细]
-
来源:牲产队今天的文章开头,队长先给大家看一张图。这张图是由中新经纬制作,数据来源于房企的财报公告,基本反应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大半的房企在今年1-4月份的销售额都遭遇了腰 ...[详细]
-
新西兰将加快电动汽车的普及,并研究氢作为替代能源,以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并发挥其在减缓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新西兰政府周一宣布了其首个减排计划,称将在四年内初步拨款29亿新西兰元约合18亿美元),为一系列 ...[详细]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天悦近期受北京疫情影响,居民减少外出,线上购买生活物资的需求大幅增加。11月23日下午,位于朝阳区的美团买菜定福庄站点内订单声不断,负责分拣、配送的工作人员也分外忙碌。“最 ...[详细]
-
比特币小幅反弹,交易价格涨至3万美元以上。在过去一周,一种受到市场密切关注的稳定币崩溃,扰乱了数字资产市场。截至发稿,比特币上涨3.4%,至30350美元。第二大代币以太坊上涨了5%,而Avalanc ...[详细]
-
国家统计局:4月份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
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详细]
-
5月14日,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突然禁止小麦出口,禁令即刻生效。据悉,自2月底俄乌冲突升级以来,黑海地区的小麦出口量大幅下降,全球的买家都寄希望于印度提供足够的小麦供应。市场分析指出,印度限制小麦 ...[详细]
-
在2022年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上,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表示,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戴钦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证监会共对证券期货违法 ...[详细]
-
5月17日,京东股价截至收盘上涨7.4%,达214.8港元,市值为6709亿港元。疫情叠加外部因素,平台经济一季度受到影响。5月17日,京东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根据财报,一季度京东净收入为2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