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CPI温和上涨,PPI涨幅大幅收窄,上下游价格走势更趋协调
经济日报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月份游5月份,和上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P涨幅涨幅与上月相同;环比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大幅调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4%,收窄上下势更环比上涨0.1%,格走同比和环比涨幅均继续回落。趋协
专家表示,月份游在国际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的和上形势下,我国保供稳价效果持续显现,涨P涨幅物价总水平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大幅调上下游价格走势更趋协调。收窄上下势更不过,格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趋协复杂性、严峻性、月份游不确定性上升,稳物价仍不可掉以轻心,需要进一步夯实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
中国成全球物价“稳定器”
“低增长、高通胀”的阴霾正笼罩全球经济。近期,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并调高了通胀预期。
经合组织6月8日发布报告,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4.5%调降至3%,同时预计今年该组织38个成员国的整体通胀率将翻倍,达到8.5%。世界银行6月7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认为,受疫情、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经济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漫长的增长乏力、通胀高企时期,并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
与国际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物价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成为全球通胀的重要“稳定器”。从5月份数据看,我国CPI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9%,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我国加大力度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明显,PPI同比涨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回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表示,与美西方通胀高企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物价稳定在2%左右,处于相对较低的通胀区间。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供求关系总体较为稳定;我国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粮食和能源等重要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取得显著成效。
保供稳价有条件有能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千方百计稳物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近段时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郭丽岩认为,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复杂局面下,我国努力保持国内物价平稳运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于不确定性中增加确定性、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的体现,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与消费者信心,从而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营造良好环境。
我国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多年连丰”,库存充裕;生猪产能处于较好水平,牛羊禽肉产量保持稳定,在田蔬菜面积同比增加,供给能力充足。此外,经过近几年应对疫情的实践,各地应急保供稳价能力持续增强,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国成品粮油价格基本稳定,猪肉价格处于较低水平,蔬菜价格稳中回落。“我们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做好复杂形势下的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赵辰昕说。
物价持续平稳运行为宏观调控提供了充足的政策空间。郭丽岩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将继续为全年物价稳定运行提供保障。随着部分地区物流配送环节堵点卡点进一步打通,我国保持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总体平稳的基础将更加坚实。同时,随着一系列助企纾困、托底民生政策加快落细落实,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更加有力有效,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从而为畅通循环、稳定物价提供支撑。
进一步夯实稳物价基础
当前,我国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充裕,但专家提醒,仍不可掉以轻心,要高度重视保障我国的粮食、能源稳定供应,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一步夯实稳物价和保障发展的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近期国际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推高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并有向下游传导态势,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对重要能源资源和粮食物资加大保供稳价力度。要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走势,在确保供应安全的情况下,增加多元化供给,适当增加重要物资储备,使其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主体面临不少困难。“5月份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明显回落,但PPI环比仍在上涨,生产资料PPI同比仍在高位运行,显示国内部分中下游制造业成本压力仍不小。”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要进一步落实落细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为微观主体纾困,畅通经济循环堵点。
中国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位于收缩区间。各项稳增长政策要尽快实施、尽早见效,用好当前通胀相对温和及发达国家紧缩政策掣肘较小的时间窗口,确保二季度经济保持合理增长。
(责任编辑:休闲)
-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朱 琳多家总部位于欧洲的跨国企业近期相继发布上半年财报显示,其营收实现正增长,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表示,欧洲跨国公司持续看好中国市场,中国 ...[详细]
-
周三美股盘后,(TSLA.US)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由于生产和交付遭遇瓶颈,特斯拉Q3营收一年来首次未能达到华尔街预期。在这份不及预期的财报公布后,华尔街分析师对特斯拉看法不一,但仍有多 ...[详细]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进入快车道。十年来,养老保险覆盖人群超过10亿,养老金多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全民覆盖、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过去十年中国社保改革的主线之一。养老保险十年增加2 ...[详细]
-
擅自委托第三方减持私募基金产品所持有的东方材料股票 青岛清控高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警示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青岛证监局关于对青岛清控高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2022〕19号青岛清控高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工作安排,我局 ...[详细]
-
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1853.5亿元 “茅五”占比近六成
本报记者 王丽新见习记者 李静截至8月30日,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全部出炉。在疫情反复、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下,白酒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如何?白酒股今年上半年整体活跃度不高的背后,是否反映了白 ...[详细]
-
车企选择多个电池供应商来保障供应,提升抗风险能力。10月19日晚间,宝马集团宣布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远景动力合作,将采购远景动力生产的下一代锂离子电芯,搭载于宝马美国斯帕坦堡工厂将生产的下一代电动车型上 ...[详细]
-
消费维权速报|学生称培训费逾期被短信“催收”,教育公司已取消合同近日,广西的李女士向澎湃质量报告平台投诉,她8月17日与河北涵品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涵品教育”)签约了一个付费培训课程,采用分期 ...[详细]
-
工信部网站10月20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履行生产者责任,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确 ...[详细]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阐述了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第一是系统性风险的隐蔽性,由于系统性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而且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有一些政策措施可能会形成“善意的疏忽”,所以对系统性风险识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但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经济韧性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