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科学规划 振兴乡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0月11日 第 05 版)
乡村建设是人民日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海外划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20年12月28日,版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乡村建设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学规兴乡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人民日报”“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海外划振不要一个样式盖到头,版科一种颜色刷到底。学规兴乡”
现阶段,人民日报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海外划振表现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差距大。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版科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学规兴乡是人民日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海外划振需要大量的版科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包括乡村规划专业技术人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规划先行,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今年,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围绕强化乡村建设“人、地、钱”要素保障,《方案》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支持措施,其中提出“支持熟悉乡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
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大趋势,村庄格局会继续演变分化。有的村庄会聚集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有的会逐步同城镇融合,有的会逐渐衰落。乡村规划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和挑战,乡村规划师的重要性也在逐步凸显。作为理论水平高、知识储备足、干事活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乡村规划师应充分发挥好乡村规划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乡村规划应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要在城镇化的大趋势下看农村,以城乡融合的思路做好乡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避免资源闲置浪费;也应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让乡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村庄规划怎么编、编得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无论是盲目大拆大建,贪大求洋,搞大广场、造大景点;还是超越发展阶段、违背农民意愿,搞大规模村庄撤并,都与科学规划背道而驰。乡村建设应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发挥村庄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确保各项建设依规有序开展,同时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
人才是活力源泉,更是创新引擎。当前,我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乡村规划师必将成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未来,在已有的乡村规划师制度上,应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经费保障、交流培训等保障机制,让乡村规划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相关文章:
- 工信部:今年前十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84214亿元 同比增长10.0%
- 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沪举行,聚焦绿色、智慧、低碳等
- *ST星星虚增47亿收入、28亿利润!监管重拳处罚
- 苹果高管菲尔・席勒关闭其Twitter账号
- 肖远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最快”图数据库开源,TuGraph开启新里程
- “冷静增长”的爱奇艺三季度营收下降仍然盈利,但亟需下一个增长点
- 多部门: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质量管控和追溯
- 北京通州马驹桥镇涉疫风险点位公布,有交集请报备
- 两只仓储物流REITs表现分化,一只盈利能力优秀,另一只化身管理费刺客